抒情王子——艺术家刘邦一印象
上官云雪
第一次见到刘邦一留下了初步印象,一双会笑的小眼睛,灰白的头发;第二次是在湖南的一次陶艺颁奖活动中,说话豁达幽默,爱哈哈笑......是个外表看起来大大咧咧,其实内心有些谨慎温和的人。直到有一次在贵阳友城堂画廊看画展,不经意中看到两副抒情意味很浓却耐人琢磨的作品,签名是刘邦一......当时我感觉意外,一个外表看起来粗线条的人怎么会画出如此幽静而有音乐节奏感的画?
其实刘邦一是个不简单的人。从小生活在一个有修养的家庭,父亲在解放前是一名国名党的高级军官,母亲是大家闺秀。也许是家庭的氛围和天生的艺术细胞,刘邦一五岁就开始画马,画得很神似,这预示着一颗自由的心以后要像千里马那样自由地奔弛。对绘画痴迷,没有钱买书,就把借来的美术书籍一章章抄下来!今天我们翻阅刘邦一珍藏的一篇篇“视觉日记”感觉震撼,如今刘邦一老师娴熟的绘画技巧,抒情的画味可是当初普罗米修斯似的磨难换来的。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刘邦一下乡插队到贵州锦屏县,那里风景很好,劳动之余画了许多风景画,一呆就是四年;干体力活,把大木头改成方子,也烧过石灰,当过乡村教师,刘邦一乐观的性格也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练就的......岁月流逝,刘邦一进城当了工人,恢复高考后又考进四川美院。刘老师戏称自己工农兵学商科教文卫都做过,但心里最爱的还是艺术,只有画画的时候内心最快乐!
那些幽静的湖、梦幻的树,音乐般色彩后面是刘邦一敏感而细腻的内心:春天是一只欢快的鸟雀,秋天是纵情舞蹈的红裙子,妩媚的阳光下,我和你们一起舞蹈......诗人、文艺评论家沈奇曾对刘邦一的画这样评论:秀润清旷,既工且意,不饰不矫,简中求丰,笔触和色彩皆在有节制的运动中,体现一种典雅与静穆之美的境界。
现实中刘邦一是个与时俱进热情饱满的人,1979年大学还未毕业,刘邦一和贵州四位青年画者刘建一、尹光中、曹琼德、旷洋在北京西单民主墙搞街头《贵阳五青年画展》,当时在北京引起很大反响!是中国第一个非官方民间艺术展,是中国当代绘画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当时他们的作品倾向强烈地反映了渴望民主意识的思想,这在当时国内思想还处于刚解冻的早春里,是难能可贵的,对中国当代绘画产生了深刻影响,世界各大报刊都有报道......毕业后,刘邦一做过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所的领导,上世纪90年代经济改革的高潮阶段也下过商海,可谓历经沧桑尘埃落定,大浪淘沙之后依然丢不下艺术的情节......
抒情的画味来自于内心的豁达和明媚的心情,刘邦一的画就是现实外的另一个他,一个内心渴望的真实世界:以绘画形式的纯粹美感来愉悦观者的内心情绪,触动人内心最原始的视觉神经,予人的灵魂一种抚慰。绘画到了一定境界,就是在用潜意识作画,即兴、自然、偶然而坦然,强调的是创作性主体的情绪与情感的艺术性谐调,把表现艺术的形式与表现自然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触动欣赏者在与画面发生审美关系时产生视觉感受和情绪律动上的共振。
刘邦一的朋友,贵州著名画家黄德伟曾对他的画做出过评价:娴熟的技巧、流动的热情。真切的感受、自信而细腻,逐渐形成自己清纯、秀雅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