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笃生(1870-1920),名于忠,贵筑县(今贵阳市)人。
1896年,秀才。
1902年,考入贵州大学堂。
1905年,以官费生资格留学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2年,回到贵阳,被当时的贵州省政府委任为贵州省立师范学校第一任校长。
他苦心经营9年,为桑梓培育了三百多名教师,许多学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为贵州的教育事业“尽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也因积劳成疾,于1920年去世。
1840年,他生于贵阳一个贫寒的家庭。
6岁时父母双亡,全靠祖母钱氏做针线活度日。
13岁始入私塾读书。
15岁祖母去世,幸得塾师曾文笙周济供读,尝尽生活艰难的尹笃生由此更加奋发努力。
26岁参加贵筑县生员考试,中第一名秀才。
1902年,贵阳贵山书院改称贵州大学堂,尹笃生考入学习,两年后该学堂改称贵州高等学堂。
1905年,贵州巡抚林绍年考选留日官费生,高等学堂考选八名,尹笃生当选,成为贵州留学日本的第一批官费生。
东渡日本后,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六年。
1911年毕业,次年一月回筑。
尹笃生回筑之际,正值贵州辛亥革命后,当时大汉贵州军政府已经成立,即被委为贵州省立师范学校校长。由于该校只办初级,亦称贵州初级师范学校。
1912年至1920年,尹笃生创办省立师范学校,主持校务九年,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治校主要有以下办法:
依靠黔人办学,不断扩大学校规模,完善学校设施。
尹笃生受命于危难之时,当时军阀主黔,政局屡变。
他抱定“以黔人之力,振兴贵州教育”的决心,聘请了萧协臣、萧子友、杨孟辉、黄子久、官馥滋、黄进甫、刘尧冥等学有专长、经验丰富的名教师,以萧子友任学监。
1913年底,滇军第一次侵黔的兵灾之后,学校仅剩教室一间,他奔走呼吁,申请得到护军使署拨款添修校舍。
一年多时间,他亲自监工,节约开支,终于将教室宿舍建成,并购置了不少图书和教学仪器。
以后他又向督军署请求,使学生获得公费待遇,学生在校除供给膳食外,还发给课本,夏、冬两季制服,以及鞋、帽、棉被等物。学生宿舍二人一间,便于学生自修。
1915年春,为便于第一期学生实习,他又创设贵师附小于大兴寺。
1916年春,贵师第一期学生23人毕业,以后历年都有毕业生。
1920年,尹笃生任校长期间已毕业学生200多名,遍布贵州各县。
由此学校声誉蒸蒸日上,报名投考者十分踊跃......
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严谨、重教、勤学、朴实的学风......
尹笃生陆续制定了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师钻研教材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他为教师设置了《教学日志》,他天天查看,进度慢的,请教师自定时间补课......
该校教师无人缺课,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教师人人钻研教材,注重讲课艺术。
他对学生管理严格,每日早晚亲自查看学生宿舍3次。
学生犯规,他从不恶言厉色申斥,而是叫到校长室耐心教诲,学生对他心悦诚服,爱同父亲。
在尹笃生和教师们共同努力下,“贵师”成为贵州师资的摇篮,为国家培养了不少栋梁之材。
如: 该校毕业生中,张敷荣留美,回国后任川大教授;
谭勤余留日,回国后任贵阳师院贵大教授;
萧文灿留德,回国后任贵阳师范学院院长......
严格录取学生,择优选录,不徇私情。
贵师为省立学校,每年报考学生多至应录取的十倍......
为杜绝说情,学校组织阅卷委员会,阅卷评分后交尹笃生复核,依次录取。
一次,贵州督军刘显世、政务厅长何麟书来函为某考生说情,信未看完,尹笃生即将其撕掷桌上,愤然说:
“宁可撤职不当校长,也决不能滥收充数。”
不徇私情的表现,闻者莫不称赞。尹笃生对此解释说:
“师范学生毕业后要为人师表,所以必须严格,我们应为千秋万代后人负责。”......
尹笃生品德高尚,专心办学,贫穷不能夺其志。
1914年,他曾婉言谢绝贵州巡按使龙建章要他去当县长的照顾。
正如他的学生们说: 尹校长从接办到逝世“无一日不在校,无一事不自理,不但不干预政治,连家事都不甚注意。像这样办学的精神,就是外国著名的教育家也不过如此。”......
1920年10月10日,尹笃生感染时疫逝世,享年50岁。
他身后萧条,连治丧费也没有,贵师全体在校学生一致同意将入校时每人10元保证金捐赠尹校长家属......
贵州著名书法家、尹笃生的同事严寅亮挽联曰:
“访我于梦草池边,话旧六年,心迹光明清似水;吊君在雪涯洞口,怀人九月,文章歌哭冷对冰。”
在贵阳市河滨公园的雪涯洞旁,水磨河边,素有贵州师资摇篮之称的省立贵阳师范学校校园内,原有长方形石碑一座。
碑的正面为大字楷书:
“故校长尹笃生先生纪念碑”
是贵州享誉全国的著名书法家严寅亮先生所书;
其他三面为贵州著名学者王仁阁(王庆麟)手书;
基座刻有尹先生逝世后捐款修建纪念碑的该校全体学生姓名。
纪念碑经风雨剥蚀,今已不存,很是遗憾......
但尹笃生的业绩及办学作风却一直在贵州省传诵着......
尹笃生一生心迹似水,是教育界的楷模,贵州省政府及教育界理应为之立碑,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