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一晃过了120年。站在今天的高度,再回头一看,那场主张颇为先进的变法,究竟为何百日而终?
那些承载着强国梦想的制度实践,为何丝毫未能改变大清国运?
忆往昔,为了推广 近代教育制度,知耻后勇,振兴中华。
贵阳人李端棻在朋友圈内痛陈 旧制度缺陷,积极上书革新弊制,这无异于公开了他与光绪皇帝的同盟关系,从幕后走上了前台。
光绪皇帝 一气之下 撒掉礼部尚书 许应骏 等六位礼部高官后, 任命李端棻为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李端棻,可谓是一位权重位高, 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宣部长兼外交部长、教育部长、文化部长……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以及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集众要职于一身。
光绪皇帝的心思已经非常明了, 就是要让李端棻造势选才, 大力推新政。
我们一直认为光绪皇帝和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三驾马车, 其实这并不符合实际。光绪皇帝的作用没得说,无人能比,但是康、梁的作用被夸大了。
这两人无职无业,有大把的时间在市井之间、文人之间纠集队伍,传播思想,摇旗呐喊,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历史上没有哪次变革是靠耍嘴皮、动笔头干成的。
变革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由外而内,靠武力推翻政权。
另一种就是 从内而外, 靠体制内李端棻等人出方案抓落实,来一次脱胎换骨的革命, 体制内的李端棻干的就是这活儿。
维新变法中光绪皇帝是推行者,康、梁是倡导者,出谋划策 、攻坚落实的是以李端棻为首的智囊团。
李端棻作为光绪皇帝的股肱之臣,他能够就国家大事直接与天子对话,举荐维新人士,参与变革顶层设计, 推进变革措施落地,在变法中的贡献,相对于康、梁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端棻是名副其实的百日维新的领袖,只是好景不长, 百日维新以维新派分崩离折而告失败。
李端棻(1833~1907),字芯园(藉贯:衡阳市衡南县)清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出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市)。北京大学首倡者、戊戌变法领袖、中国近代教育之父。历任山西、广东、山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全国会试副总裁、云南学政、监察御史、刑部左侍郎、仓场总督、礼部尚书。
1896,第一个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
他幼岁而孤,曾随叔父李朝仪赴京城求学。
1889年秋季,李端棻以内阁学士身份出任广东乡试主考。
阅卷时,慧眼识拔考生梁启超,该生以“熔金铸史”的文笔应答考题,以为是“饱学宿儒”,李端棻非常欣赏,于是将他录取,榜上排名第八。后来,年仅16岁的梁启超前来拜见这位识才的主考官,才华横溢的梁启超给李端棻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后将其堂妹李蕙仙许配予梁为妻。“自是颇纳启超议,娓娓道东西邦制度”(《清史稿》)
1896年,李端棻疏请立京师大学堂,各省府、州、县遍设学堂,并建藏书楼、仪器院、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留学生。李端棻推荐了一批维新人物,除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外,还有黄遵宪、严修、熊希龄、 唐才常、狄葆贤、徐勤、欧榘甲、韩文举、夏曾佑、汤寿潜、寿富等人,这批人在戊戌变法乃至后来历史上都起到过重要作用。
梁启超有言:”戊戌维断,虽时日权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抛开改革与革命,以渐进与激进来说,激进主义在近代中国所主宰的第一场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实至名归。
1898年6月11日,清朝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进行朝政体制变革,希望走上君主立宪道路,这亦是戊戌变法的开始。
但变法受到清廷內慈禧太后为首的一派的强烈反对,最后演变为政变。
9月21日,光緒被软禁,维新派被捕杀,慈禧重断“训政”。
戊戌变法仅经历103天即告失败。
一晃过了120年,站在今天回头一看,那场主张颇为先进的变法,究竟为何百日而终?
那些承载着强国梦想的制度实践,为何丝毫未能改变大清国运?
操之过急,挑衅慈禧……
当时的光绪皇帝一气之下把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俊等一批官员革职,任命李端棻为礼部尚书,同时赏谭嗣同4人加四品卿御,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这些做法是对慈禧所掌握的最高权力的一种挑衅,这不能不引起慈禧的高度警觉。
而维新派后来拉拢袁世凯,准备借用他的兵力发动兵变,直接威胁慈禧的地位和生命,这更是慈禧所不允许的。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说:
“光绪戊戌政变,言人人殊。实则孝钦并无仇新法之意,徒以利害切身,一闻警告,即刻由淀园还京。”
于是,慈禧的绝对权力便得以凸显,她决定不再放手光绪“瞎折腾”,把权力收回自己手中。
最终,历史便走向了它的轨道:操盘手光绪皇帝被囚禁,发起与执行者康有为、梁启超远逃海外,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惨遭杀害,史称“戊成六君子”。幕后操盘手 李端棻也被逐出京城,远走新疆(之后慈禧又特恩赐李端棻返回贵阳老家而善终)。另有其他维新党人不断被驱逐、逮捕、迫害,以资产阶级改良手段试图变革晚清王朝的维新变法宜告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戊戌政变爆发之后,与变法相关的种种政令陆续被废止,但还是保留了一 样东西:京师大学堂,这被后世称作“仅存硕果"“奇迹”等。
1912年10月底, 结束了长达14年流亡生涯的梁启超受邀到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即其前身一个演讲, 时任校长马相伯称“戊戌新政所留存于今日者,惟一大学校”。
因此,京师大学堂算得上是戊戌变法所留下的最无争议的遗产。
其实清廷的改革并未因为政变发生而全然停止,乙未年五月《自强诏书》、戊戌年四月《定国是诏》和庚子十二月《新政诏书》,三者都是有密切关联的。
多年后,在杭州的一个戏院里,戏台上正在上演根据戊戌变法改编的戏剧《光绪痛史)。
当台上的光绪和康有为相顾痛哭时,台下也传出痛哭之声-当时,晚年康有为正坐在台下看舞台上的“自己”老泪纵横-变法失败后,不断折腾的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终究也不过是历史舞台上的一个过客。
120年前的这场戊戌变法最终走向了失败,给民族和国家都留下了很多遗憾,但“六君子”之首的谭嗣同殉难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仍长久地激励着后来的改革创新者。
晚清政府自身改革的失败和腐败昏聩,注定1898年是一个毁誉参半的戊戌年。
由于缺乏群众基础、自身实力薄弱,以及反对势力的迅猛绞杀,变法在旦夕之间即被轻易扼杀。
这也反映出当时中国守旧势力的顽固,想以自上而下的改良手段撼动他们是不现实的。
清末维新失败后,不少人清醒认识到旧中国的肉体已经无法承载新思想、新时代、新潮流,一大批人纷纷觉醒,寻求新的出路……
今天, 在北京大学校史馆,陈列着贵阳人李端棻向光绪皇帝所上的《请推广学校折》。
贵州大学的建校年份由1942年往前推及1902年,也是贵阳人李端棻立下首功,更重要的是李端棻的思想得到了当时光绪皇帝的认可,他提出的理念得到了皇帝亲自签署,成为国家文件正式发文推广,对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奠定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基础。
贵阳人李端棻破旧立新改良教育体系,率先提出了全民素质教育这一观念,打破了官学中 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 几千年的旧学体制,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先锋用在李端棻的身上名符其实。
同时,李端棻善于发现并保荐人才,诸如梁启超、康有为等……
李端棻对英文也有颇有研究,亲自阅读许多外来文化书籍,曾向光绪皇帝上奏《请推广学校折》,这一奏折成为我国新、旧教育体制的分水岭,也是戊戌变法的教育改革指针。在奏折里面提到了学校普及之时,也就是科举废弃之日。
因李端棻对教育体系做出的积极的重大贡献,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近代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