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执行主席,贵州省哲学学会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曾担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贵阳孔学堂等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近日,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执行主席徐圻在《记忆贵州》节目开播之际特撰文《我记忆中的非遗》表达欣慰与感慨。 他说:《记忆贵州》在贵州广播电视台开播了,我不能不表达一下我的欣慰与感慨!
这是一档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为内容的专题电视栏目,目前全国此类栏目除了央视的《记忆中国》外,省级电视台只有三家,贵州广播电视台是唯一的西部电视台。
作为一名老文化工作者,我可以作证,贵州省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因为起步早、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经费有保障而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对于贵州这样一个西部欠发达省份来说的确不易。
早在2002年,贵州省就出台了省级地方性法规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当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还不时兴),贵州是全国第二个实施这种文化举措的省份。
2006年初,我开始担任省文化厅厅长。非遗工作一开始就成为我重点关注的领域,因为贵州有非常丰富、十分多彩、数量众多、原生性和活态性很强的非遗资源,同时,我们省有一大批热情、专业、执着的文化工作者,他们多年来为抢救、保护、合理利用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殚精竭虑,做了大量工作。面对如此丰富的非遗文化富矿,有那么多专业或业余的非遗工作者,我的热情被大大激发起来,并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
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不一定是一名专家,但他必须了解、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切切实实地推动这项工作的向前发展。我当年就是这么做的。在我的记忆中,在七、八年时间里,贵州的非遗工作几次跃上台阶,建立起从省市(州)到县乡,覆盖全省的非遗保护工作的体系;我们的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数量一直处在国内前列,我们还在2009年实现了世界级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零的突破,那就是有口皆碑的“贵州侗族大歌”。
在那些难忘的年月和日子里,我曾经与我的同事们、专家们以及许许多多基层非遗工作者们一道思考,一道筹划,一道推进,一道落实。看着我们的非遗项目不断进入各级保护名录,看到我们的非遗名录和贵州各地的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为老百姓增收致富作出贡献,我的成就感和精神获得感倍增!我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我的领导、同事及合作者,他们当年的关心、支持、投入至今令我感佩,他们是:吴嘉甫、钱荫瑜、黎盛翔、谢彬如、罗运琪、余未人、张宝林、王德文、索晓霞、张诗莲、周必素、唐亚平,等等等等。
2013年,我调任省广电局局长,不久后担任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
新的工作领域不但没有使我与“非遗”疏远,反而拓展、深化了我与这项工作的联系。我从原来直接领导、推动贵州省非遗项目的抢救、保护和利用,转变为宣传、彰显贵州省最有名的、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更多的海内外受众认识它们、喜欢它们并参与到传承保护的工作中来。
这个宣传、彰显工作,一是通过广播影视,一是通过各类出版物。有两件事值得说一下:一是《亚鲁王》的出版,一是电视专题片《山脉人脉文脉》的创作与推出。
亚鲁王是传说中的苗族英雄,围绕他的事迹而传说、传唱了几百年的苗族史诗《亚鲁王》 早就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在我们的支持下,堪称鸿篇巨制的《亚鲁王》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立即引起国内外文化界、学术界轰动,成为贵州省文化建设的标准性成绩。在我的亲自关心下,《山脉人脉文脉》(第一季)顺利创作、制作完成。这是我省著名文化学者唐亚平女士创意、策划的写实性电视专题片,共十集,分别描述了十个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贵州少数民族山寨,是一部质朴而唯美的非遗艺术精品。作品推出后获得业内外高度评价,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
我了解到,最近这些年我们省的非遗工作又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在的工作与十年前相比,条件、经验、经费都强大了不少,文化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呈现出繁盛的态势,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我相信我们的非遗工作一定会跃上文化的高台阶!
《贵州记忆》这个栏目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这种强强联手做文化、推文化的做法,定能极大地宣示贵州独特的、不可复制的非遗资源和非遗项目,让越来越多的人们知晓、关心贵州先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自觉地促进这些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时俱进,永远保持自己的文化生命力和审美魅力。
2019年12月21日起
每周六20点40分
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 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栏目《记忆贵州》首播。
从12月21日起,每周六20点40分,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栏目《记忆贵州》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播出,运用电视纪录片方式梳理贵州山脉人脉文脉,为多彩贵州留下一份多彩的影像记忆,珍存一份多彩的文化遗产……徐圻真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