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亚平,四川通江人,著名诗人。1962年10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历任贵阳市铁五局党校教师,贵州省电视台国际部、专题部及社教部记者、编导。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贵州省作协副主席。
著有诗集《荒蛮月亮》、《月亮的表情》、《唐亚平诗集》;编导专题片《古稀丹青》、《山之魂》、《山之灵》、《山海长虹》(均已录制播出),发表诗歌、小说、散文、随笔1000余篇(首)。
组诗《田园曲》获1984年贵州省文联优秀作品奖。1994年庄重文文学奖;
电视片撰稿《剖刀下的黑与白》(已录制播出)获中国广电部、中央电视台首届星光杯一等奖及西南五省区优秀电视节目特别奖。
新闻撰稿《喊山的人》获贵州省好新闻作品一等奖。
《人与山水的和声》获第三届星光杯三等奖。
《尹光中和他的砂陶雕塑》(均已录制播出)获第二届星光杯二等奖及西南五省区优秀电视节目二等奖、贵州省好新闻作品一等奖……
每周六 唐亚平工作室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话说……2019.12.21晚8点40分开播: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文化的存在。
一个民族保持了自己的文化活力也就是保持了一个民族生存的活力与希望。
一个民族保护自己的文化也就是保护自已生存的家园。
历经变迁,贵州各族人民依然保持着如此古老又鲜活的文化,贵州各族人民依然保持着如此古老又鲜活的记忆和梦想,这是属于贵州各族人民的传奇,这是属于贵州高原的传奇。
顾久说:"我接触相当多的知识分子,都认为大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文人贤达、经史子集、诗书画印等,像阳光雨露,自上而下地教化着小传统,主导着整个群体。这当然不无道理,但我更认同:小传统所体现的春耕夏锄、衣食住行、节日礼俗等,如大地土壤,自下而上地承载起大传统的存在。两者相依相济,才支撑起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然而,当大传统脱离了小传统“大地和土壤”的智慧,抽象为令人费解的概念,或者单向地刺激财富增长的欲望时,山野中那些延续了千万年、默默无闻、朴朴素素的生存之道,可能更具有指向未来的价值。"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传统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省份之一。
从2019年12月21日起,每周六20点40分,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栏目《记忆贵州》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播出,运用电视纪录片方式梳理贵州山脉人脉文脉,为多彩贵州留下一份多彩的影像记忆,珍存一份多彩的文化遗产。这是:
一个人的记忆
一个家族的记忆
一个民族的记忆
人类的记忆构成了人类的历史
构成了世界的文明。
我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向何处去?
如果没有记忆,
我们如何得知?
失去记忆就失去了家园和乡愁,
失去记忆就失去了生命和灵魂。
记忆是智慧之母,
是文明的源泉。
记忆是一粒种子,
是一束光,
是一把心灵的钥匙。
历经漫长的岁月,贵州各族人民依然保存着古老而又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着古老而又鲜活的记忆和梦想。
各种非遗资源体现了贵州各民族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属于贵州各族人民的传奇,也是属于贵州的传奇。
而贵州非遗文化的丰富性、独特性、原生性、唯美性、变异性、濒危性都为纪录片《记忆贵州》奠定了坚实基础。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了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专栏《记忆贵州》。
这是全国各家电视台中的第四个非遗栏目,由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和《唐亚平工作室》承办,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特约播出。
《记忆贵州》前十集源自唐亚平工作室此前拍摄的十集纪录片《山脉人脉文脉》。
业界专家观后认为:
“拍摄内容深入详实,拍摄手段丰富,拍摄技术先进,具有珍贵的民族影视人类学价值,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是目前反映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纪录片作品,是贵州纪录片拍摄的一个里程碑。”在2016“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推优活动中,荣获最具人文关怀纪录片奖(一等奖),并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及纪录频道播出,反响良好。
2017年,荣获第十届全国旅游电视专题最佳作品(一等奖)。
这些片子,不仅受到国内观众的青睐,它曾作为文化交流的精品节目,在法国明日电视台连续播出,拥有超过1800万的固定观众和2.2%的收视率。
该台通过卫星、TNT无线公共频道和全球有线网三种方式播出,覆盖法国全境。
这是贵州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历史上,第一次如此有系统有规模播出的外宣纪录片。
唐亚平真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