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振义是“双师型”教师的楷模,周继厚的恩师……
2020.7.2日上午,大雨倾盆,道路泥泞……受周继厚的邀请,人们冒雨前往贵州省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孟工业园的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行政楼6楼的红色收藏展览馆参观欣赏……
在收藏家周继厚的引导下,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班程农、军品收藏家 都匀军分区原司令员罗燕军、警品收藏家 省公安厅原巡视员白平、贵州省电建二公司原党委书记,著名扑克牌收藏家陈祖万、中国名人馆馆长陈祖伟、贵州省农村开发扶贫促进会秘书长秦仁智等对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红色收藏展览馆的藏品一一参观欣赏……
看到这些稀世珍宝,让人羡慕、让人震惊……
参观者目不暇接,对这些耳目一新的藏品赞扬有佳……
对该院重视历史、重视文化、重视收藏的工作和举措赞不绝口……
该院领导付晓刚、张萍对学校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对学院如何重视历史、重视文化、重视收藏工作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
特别是作为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原宣传部副部长的周继厚经过30余年的时间,收藏了各种徽章15万枚,出版多部专著,举办多次展览讲座,展览馆陈列的1.8万枚珍贵的毛主席像章,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
今天看到的只是其收藏品中的一部分……
我国“徽章收藏研究第一人”、著名徽章收藏家周继厚也讲了他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
参加座谈会的领导对周继厚热爱收藏、重视文化的事迹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充分的肯定……
周继厚的恩师韩振义
是贵州航空工业技师学院创办之初最早的一批教师,是最早参加学校建设的元老之一。
虽然他在学校工作仅有短短的九年时间,但他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贡献,在校史中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1961—1969年,国营410厂;
1969—1977年,国营3037厂(也称国营110厂、清化量具厂,即今西南工具厂前身);1977—1986年,贵州航空工业技师学院;
1986—1996年,辽宁省大连钢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直到退休。
1961年,韩振义从西安航空学校毕业,分配到沈阳410厂工作。
当时,我国的飞机发动机生产才刚刚起步,他参加了这一重要军工科研项目的试制,以及工装设计和施工工作。
在工厂技术部门的指导下,他参与了与之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应用和生产,如电解切削、环氧粘接钻具、硬质合金夹具的试验和应用等;
设计制造叶片锻模加工自动流水线,以及生产中急需的电动刮削机、内磨磨头、风动工具等数百套工艺装备,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成果。
1969年8月,韩振义为了支援“三线建设”,携家带口来到贵州清镇偏僻的山沟里,在国营3037厂从事工装设计和生产工作。在此期间,他设计了拉削夹具、偏心夹具等工装,被工厂广泛应用到流水线上。
在生产歼六型飞机的过程中,他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精诚合作,解决了诸如“鱼形板”等多项加工技术难题。
这些技术工作,为他后来从事技工教育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由于韩振义在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连续多年被评为3037厂和011基地先进工作者。
1977年10月,011基地技工学校(即今贵州航空工业技师学院前身)开始创办,韩振义是首批调动来校的教师。
他从清镇的山沟来到修文的山沟,毫无怨言。到校后,立即投身于学校的发展建设当中,与第一批进校的教职工,克服重重困难,仅用半年时间,就在荒芜凄凉的下马工厂废墟上建成了一所生机勃勃的技工学校。
2020年7月2日晚,韩振义的爱徒周继厚虔具清酌时馐香蜡纸烛之奠,遥祭于恩师韩振义之灵前曰:
庚子多难雨涟涟,
惊悉先生出西门。
今夜时逢雷声响,
哀悼恩师作祭文。
生平事迹
海边少年身魁梧,
一米九0擎天柱。
年少抱负航空志,
远赴西安苦读书。
航校毕业回沈飞,
军机研制刚起步。
钻研技术头等事,
初显才华锋芒露。
“文革”动荡随造反,
革委委员曾担当。
时务撇清旧时怨,
风云消散还清白。
携家带口奔“三线”,
清化山沟为奉献。
德国铣床最专业,
技术精湛冠群贤。
工量夹具拿手戏,
工艺装备解难题。
科研成果不甚数,
劳模先进不为愧。
投身教育办技校,
白手起家抵万金。
基础建设勤动手,
招生足迹遍黔西。
教书育人双管下,
理论实际一体化。
“双师”教学领头雁,
开拓创新奠基人。
思想动态时掌握,
言传身教更可亲。
严师高徒树楷模,
人格魅力永传承。
兢兢业业任劳怨,
平平凡凡业绩存。
功名利禄无所求,
一生谦虚又谨慎。
叶落归根回故乡,
钢厂中专续任教。
家徒四壁空手归,
一沓奖状慰平生。
育得桃李满天下,
卧床六年几人问?
春蚕吐丝丝已尽,
蜡烛成灰心未冷。
师生恩情
师生恩情是缘分,
得师教诲此生幸。
相逢何必曾相识,
做事做人讲分寸。
考试重启七七年,
恩师招生赴毕黔。
选拔学生亲登门,
初见恩师此生缘。
魁伟慈祥又亲切,
话语关切动人心。
愿随先生赴天涯,
航空报国夙梦想。
母亲送儿进学堂,
敞篷卡车接生忙。
先生迎接进家门,
师母招待如亲人。
从此进出当成家,
隔三差五必探看。
衣食有缺说无妨,
半师半子情义重。
毕业留校在身边,
求学深造从师愿。
大专本科续文凭,
教书育人有本钱。
成家立业师张罗,
要比父母管得多。
人生难遇此先生,
恩重如山似海深。
两次赴辽拜先生,
音容笑貌永记心。
生前一跪成永别。
从此无法报师恩。
痛悼恩师
今日先生驾鹤去,
莘莘学子欲断魂。
良师益友受人尊。
没齿难忘吾师恩。
江河呜咽山垂首,
苍天无眼恨无门。
夜深人静独哀泣
饮水思源热泪奔。
人渺渺,泪盈盈,
恩师今日上天庭。
思涟涟,念悠悠,
恩师一去不回头。
风嗖嗖,天沉沉,
学生都来送一程。
情切切,意真真,
贵航学子叩师恩!
先生已过蓬莱阁,
德范犹香启后人。
音容笑貌今犹在,
雨水含悲泪倾盆。
中流砥柱耀杏坛,
星沉月落尽哀音。
天堂一路无痛苦,
从此清明雨纷纷!
杜鹃泣血仰恩师
林中百灵齐哀鸣,
雨天霹雳一声响,
永垂不朽铸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