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收藏家李果收藏的战国古玉印(尹子林)两方古玉印吸引众人 受称赞……
1999年,贵州收藏家李果在西安买到两方战国半圆玉印,玉印放在菊花瓣的圆形基座上,合在一起是个圆形,印文是“尹长之印和尹子林之印”。
李果根据多年的收藏经验,判断这组玉印是战国印章,但苦于找不到“尹子林”这个人是战国时期的什么人的证据,也只好藏在深闺慢慢研究寻找答案。
鉴定是一门严谨的学问,必须有充分的依据、证据。
特别要找到古人留下的信息,时间留下的痕迹,更要找到只有古人能做到,而现代人无法做到的细节,反之也一样。
这组印章专家看后都说“没有见过,假的”,然而生活中有些东西会有铁树开花的时候。
5年前,李果在网上闲逛偶然发现一篇文章,上海博物馆所藏竹简(从香港买回)经过整理发表的“柬大王泊旱”文章中有“尹子林”三个字,因为印文是“尹子林印、尹长之印”,文章中与尹子林有关的文字内容是这样:
令尹子林问於太宰子止:
为人臣者亦又争乎?答曰:
君王元君、君善,大夫和用争。翻译为白话文就是:
“为人臣的,心有和君王抗争的时候吗?”太子回答:
“君王是个标准的好国君,大夫又何必去抗争?”
从这篇文献的内容可知,尹子林是楚柬王身边的重要官员,李果又从其他资料查明楚柬王就是楚惠王之子熊中。
至此这组玉印百分之八十的历史文化方面的疑问已清晰。但是仅仅依据这段对话去证明这两方印的真实性是不严谨的,在此,李果特提出自己的鉴别观点与玉友探讨。
古玉印真伪辨
作伪的人为什么不去雕刻秦始皇、项羽而去刻尹子林呢?史书上又没有这个人的名字,有关史记,也没有记载尹子林的什么事情。
这组印的玉石材料现在已无法找到,透过光源看见是黄色的玉石。
玉器的氧化凸起合理自然、包浆自然、显像自然,自然的痕迹是作伪都做不出来的,它是时间留下的痕迹。
这件玉器具备了工艺好(耗费工时)、材料好(黄玉)、独特稀少、造型优美(瑞兽站在饕餮纹的城墙上)、文字精美的特点。
黑色的包浆和氧化现象让人感觉到是黑漆漆的东西,中国作伪史上,有“提油、叩锈、火烧、风梅玉、羊狗玉、琥珀玉、鸡骨白、现代沁”却没有把玉做成全黑的,蚌埠也没有把玉器作伪成全黑色的。
瑞兽尾巴下部的镂空部位非常难做,做玉雕的人一看就明白。
收藏不是投资
很多人对没有见过的东西,特别是博物馆没有的,拍卖会没有的,就不会认可。
还有一些人认为 贵阳是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贵阳人怎么可能懂收藏,这么珍贵的东西怎么可能在贵阳出现?
怎么可能在贵阳人的手上?
其实这部分人的逻辑思维不对。
李果认为,鉴定古玩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包括材料学、工艺学、痕迹学、审美学、历史学、化学分析等等,同时还要多看博物馆藏品,了解各种作伪的方法。
在收藏的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疑问难以解读,但是,当你的藏品有文化的底蕴、有历史的信息、又稀有、又有研究价值时,你才会发现收藏的意义,收藏最大的乐趣是将收藏品的历史文化研究清楚后展示给人们共同欣赏,藏品最终的归属应该是博物馆,让世人了解华夏先民的伟大,在收藏中提高自身的品德和修养,只有保护好华夏璀璨的历史文化载体才是收藏的真谛。
收藏不是投资(也许以后会有升值空间),收藏就是学习,了解历史文化,识别真假,提高文化素养,收藏几乎没有捡漏的事情,更不能以耳代目的收藏,收藏不要附庸风雅,不要显摆,不懂的东西坚决不收藏,不懂的东西更不能发言,收藏要听得进各种忠言,十句总有一句是对的。
李果希望认识更多的玉友,与人们共同学习,辨别真伪,李果真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