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
残疾人王祥林和他努力坚持的摄影梦
王祥林对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在理想与实现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我跌跌撞撞地走过一道道窄窄的门坎,在梦与醒的交替中寻找梦想、存在、平等、沟通和支撑点,寻找一个真实的自我。从一个痛苦到另一个痛苦。我总是寻找、尝试,固执地做着自己的梦,固执地想以自己的方式行走。不管是写作还是摄影,都是生活的另一种方式,思想有多远,生活就会有多远。”
都说艺术是相通的,这一点在王祥林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了他的写作世界,是不是让你深有触动呢?如果你认为王祥林仅仅只是上面所说的那样,那你就错了。小编认识他是在贵阳开展的残疾人摄影提高班活动上。那时的他温文尔雅,话不多,总是谦和有加。他不仅是一位合格的作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摄影爱好者。他对于写作的追求让你认同,那他在摄影上的热爱同样会让你动容。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摄影世界,看看他对于摄影的认识又有怎样独到的理解。
王祥林的摄影世界
贵州旅游在线:您开始接触摄影是什么时候?有什么缘起?
王祥林:小的时候家住农村,每个星期天,赶乡场时最喜欢跑到电影院旁边的露天照相馆去看人家照相,看人家挂在墙上的样片,对那些东西充满好奇,忍不住想伸手去摸一下。可那时,相机在农村也是属于稀有的奢侈品,人家根本不让我们这些孩子去摸,只能站在旁边看看他在那里给别人照。
后来,有一年过春节,有一个亲戚到我家来玩,带了一台相机给我们照相,我终于触摸到了相机,我还记得那台相机是很古老的那种黑白相机,方方正正的一大个,有两个镜头,取景框在相机上方,通过取景框,我看到眼前的人和风景都可以跑到那个方方的匣子里,心里充满了羡慕和憧憬。
而第一次独立的接触相机,是1996年暑假。那年我参加全国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读书征文比赛,获得二等奖,在贵阳举行贵州赛区的颁奖大会,组委会组织我们到花溪公园浏览,公园里有傻瓜相机出租,于是我用组委会发的奖金租了一台,买了一个胶卷,在公园里拍摄。照片冲洗出来一看,我第一次拍摄的图片还令人满意。于是,我心想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台相机。
1998年,我考取了大学,家里给我买了一台凤凰205e胶片相机。
那时,拍照片的成本是很高的,要自己购买胶卷,拍的当时还不知道能拍出什么样的效果来。所以,我只能在大家相约外出或学校开展大型活动时,才能进行拍摄。所以,大学里我们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周末邀约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在校门口租几车辆自行车出去游玩。这时,我的相机得以发挥它的功能。我的小说《最后的晚餐》里,也描写到这样的内容。
大学里,我拍了一些作品,在校报或老家的报纸上发表,还参加过一次全省高校大学生摄影巡回展,参加工作后,也常利用单位的相机拍摄一些活动场景。但是,那时的拍摄仅仅只限于“照相”这个层面。而真正的“摄影”是从参加全省残疾人摄影提高班开始的。
2012年6月,省残联、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和贵州旅游在线组织了一期残疾人摄影提高班培训。因为我在此前的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封面摄影第三名,市残联便推荐我参加了这次培训,使我有幸在这里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次培训为期一个星期,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虽然学习时间短,却将我引入了摄影的大门。我学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认识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