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王祥林摄
贵州旅游在线:您如何理解摄影这门艺术,摄影和您擅长的写作有何不同?
王祥林:我个人认为,摄影和其他的艺术一样,都是围绕“美”来展开的:培养美、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展示美。只是,在表现方式上各有不同。摄影通过镜头,将生活和自然中的美进行挖掘、放大、缩小,以照片的形式展现。而文学,则以文字的形式,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描写,提炼、塑造美。同样、音乐、舞蹈、绘画等等也是如此。我相信“艺术是相通的”这句话,不管那种艺术,都是相得益彰和相互促进的,如作家可以借助摄影来提高自己的描写能力、借助音乐来增加文字的旋律美;而摄影家也可以借助文学来提升自己挖掘美、发现美的能力和素质。据我所知,我们残疾人摄协的李主席还是一名优秀的画家,吴向莉老师在音乐方面也很有造诣。所以,我相信,通过参与更多的采风活动深入生活,将会从积极素材、审美等方面增进我的写作。同时,我所从事的写作也也会让我在寻找摄影中的闪光点、摄影角度上有所帮助。
贵州旅游在线:身体上的不便有影响您的拍摄吗?还是您有与别人不同的视角去捕捉精彩镜头?
王祥林:影响是当然的。比如常说的“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就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自如地跋山涉水,去领略大自然的雄奇,去感受更多的惊险刺激。有时就算是拍摄一个赛事吧,我们也有可能抢不到最好的拍摄位置,占不了先机。但正如您所说的用“不同的视角去捕捉精彩的镜头”,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爬了不高山,就在山下拍摄,寻找“山高人为峰”的美,下不了河,就在岸上感觉“临渊羡鱼”的遗憾;抢不了好拍位,就在别人的后面定格场面的热烈,或在观众的热情笑脸上来抓抢赛事的精彩。
我还记得这次参加摄影展时看到一幅叫《赛前》的作品,那一个残疾人运动员进入比赛前的场景,没有脚的运动员(还是个孩子)正艰难地用双手支地进入赛场,震撼力很强。用什么来表达残疾人的“自强不息”?所有的口号和言语在这张照片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这,就是作者独特的视觉。同时,我很敬佩协会里的聋人摄影家们,他们在无声的生活中,总是能发现别人没发现的“美”,特别是李黔方老师他们,每一次展作的作品,总能给大家带来很多惊喜。
当然,我认为,我们也要克服自身身体的困难,去走、去参与,去寻找、去挖掘、去发现、去展示。走进残疾人摄影家的群体,我发现自己算是方便的了,与潘怒江、冯小强这些老师相比起来,我们要“自如”得多了。特别是潘怒江老师,两个手掌没了,眼睛只有一只,还是低视力,却用顽强的毅力去练书法、去学摄影。用两只手肘“握笔”,把书法写那么好,参加了摄影提高培训班,他就能用双肘持单反相机。这种毅力,就是我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