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旅游局原局长刘世杰,经他捆绑打包“脚踏岩根河,石笋对石鹅。谁人识得破,金银用马驮”的瓮安古歌,成为著名科普杂志《奥秘》“黔南六大之谜”重点报道的内容。
他是“黔南六大之谜”的策划创意人。利用文化打造旅游产品,他曾是“天安门广场地砖变废为宝”的创意策划,曾为北京市赢取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创意策划开创了一条新的思路,体现了对看上去最平凡的事物的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发掘,达到了“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策划最高境界,这一创意的意义,已远远超过旅游策划本身。因这一创意策划,他被中国创意策划协会评为“1999年最有价值的旅游策划”。
有人说黔南旅游“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短短几年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区跻身全省前列,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背后有着黔南州旅游局局长刘世杰的一系列成功策划。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在全面考察黔南旅游后,为这个白手打天下的奇才题词:“花大钱赚小钱是庸才,花小钱赚大钱是人才,不花钱赚大钱是天才。”黔南是一个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资金,刘世杰正是这样一个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办大事的奇才。
刘世杰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气,这种灵气加上后天的知识积累,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了超乎常人的先锋意识。这可以追溯到“文革”时期。
在那个黑白颠倒、人心惶惶的疯狂年代,他悄然收集了上万张“文革传单”,成为当今中国的“文革传单”收藏大王。当他向前来采访的报社记者展示堆得像小山似的、品种繁多、无奇不有的“文革传单”时,两位年轻的记者简直目瞪口呆了,不敢相信当时一个还不满20岁的青年,有如此的远见。
在今天“文革”物品收藏热中,他所收藏的这批“文革传单”少说是价值万金。
刘世杰点子多,很多人都这样说。也有人认为他是“不可理解者”,然而很多看似天方夜谭的故事往往在他手中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1993年刘世杰从黔南日报总编辑 调任黔南州旅游局局长时,黔南旅游几乎是一片空白,甚至有人说“黔南无景点、无旅游”。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有人讲他这回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嘴”,刘世杰说:“我虽一无所有,但我还有一颗头脑”。 世界旅游组织将旅游活动按属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风景旅游,二是人文旅游,三是返璞归真。同时拥有这三个层次的地区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旅游目的地。黔南有两大国家级景区-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和樟江风景名胜区;有布依、苗、水、瑶等30多个少数民族。 就黔南的旅游资源而言,完全可以跻身世界最高级别。
为什么黔南旅游业起步比安顺、贵阳、遵义等地晚了十几年呢?刘世杰说:“拥有资源不等于拥有市场”。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兴旺程度与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成正比。黔南旅游业之所以长期滞后,最主要是策划宣传和市场培育上的滞后。担任过报社总编辑的刘世杰深知这一点。
为推销黔南山水,1994年4月,刘世杰促成黔南州政府在贵阳召开“黔南旅游恳谈会”,百余名新闻记者出席会议。这是黔南旅游第一次走出山门之举。同年8月,全国旅游报刊协会在贵阳召开会议,他闻讯后星夜赴筑要求参加会议,在会上向代表们发放了黔南旅游的各种图片资料。当年,美国旧金山彩虹电视台、韩国汉城电视台在他的邀请下先后来到黔南拍摄风光风情专题片,逐步形成了宣传黔南旅游的热潮。
一个地区、一个旅游景点的成名与传播,有时候仅仅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甚至是一则传闻。美国新墨西哥州东南部的罗斯韦尔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1947年因传闻发现不明飞行物(UFO)而一夜成名。
罗斯韦尔人抓住机遇将小镇建成UFO旅游胜地,大赚其钱。如今小镇居民人均收入已达两万美元。
1996年刘世杰与新华社记者刘学文作了一个令旅游界人士叹为观止的策划,使黔南的知名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一首古歌预言了今天的瓮福磷矿、闻歌起舞的风流草、上冷下热的冷热洞、岩石生蛋、独山上空的空中怪车、荔波瑶族人与印第安人相似的图腾柱”汇集为“黔南六大谜”,向世人公开悬赏破译。“黔南六大谜”推出后,《贵州日报》、《中国旅游报》、《旅游天地》、《奥秘》、《世界之谜》丛书、新华社、香港翡翠电视台等400余家媒体纷纷刊载和播出。顿时,信件像雪片一般飞向黔南,数以千计的旅游爱好者和科学工作者纷至沓来,争睹黔南神秘的风采。“黔南六大谜”所带来的震撼和轰动效应,使这一策划成为1996年中国旅游界最具创意的策划之一,被收入《1996年中国旅游年鉴》、《贵州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