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贵州非常人物 >> 正文

曾祥铣 真行

  曾祥铣,遵义市政协原副主席,知名学者,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原会长,《遵义百科全书》编辑部常务副主任,《遵义丛书》副主编。遵义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深秋的遵义,风淡云轻。

  清晨,老城纪念公园内,一位老人在阳光下闲庭信步。

  如果没有特殊事情,上午9点曾老师会准时来到他的“百科居”。

  所谓“百科居”:

  就是《遵义丛书》《遵义百科全书》《遵义标准地名词典》的编辑部,坐落在红花岗区玉屏路一栋旧楼里,楼前树木葱茏,安静怡然。

  曾老在这里工作多年,谓之为“百科居”。

  办公室里,纸箱层层堆积,纸箱里的手稿,圈圈点点,写满了批注。

  时光在这里被慢慢浸润,结出了许多文化的果子……

  《漫话读书笔记写作》《黔北薪火》《人文遵义》,与人合著的《那片诱人的土地》《黔北20世纪文学史》《黔北古近代文学概观》,参与策划或主编的《遵义简史》《遵义史话》等10多部书籍,以及数百篇文稿都在这里完成……

  生于斯长于斯的曾祥铣老师,对这座城市有着浓厚的感情,他说:

  “遵义是座‘红城’,从1949年11月21日遵义解放,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到如今,走过70年风雨,愈发焕发出她迷人的文化魅力。今天的遵义发展日新月异,变化翻天覆地,社会不断进步,百姓安居乐业。作为遵义儿女,我们仍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拿出一份担当,把红色文化传承好,才对得起历史对遵义的厚誉。”

  为了宣传好遵义,让红色文化散发更加灿烂的光芒,曾老师四处呼吁、积极宣讲,他说遵义应该成为宣传红色文化的中心,研究方向应该向更加宽阔的领域发展,遵义会议在这块土地上召开,就是历史给予遵义最丰富的馈赠,这是遵义的财富,遵义的骄傲。

  2006年,在全国“长征与工运”论坛上,曾老师正式建议:

  应建立一门学科,叫长征学。这一想法,多年后成为遵义市成立遵义市长征学学会的根据,推动了有关长征的学术研究取得突破和进展。

  “我们这批人,从事这份事业,起初没有拿一分钱的报酬,后来才有一点稿费。但是越往后走,我们越觉得自己做的事是很有价值的。”曾老师深有体会地说。

  “因前人的创造,我不敢遗忘;因这方水土,我不敢懈怠。”已过80高龄的他,仍孜孜不倦地从事着与历史研究相关的工作。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曾老师特地为遵义杂志社文创系列丛书《品味遵义》第四部《遵义记忆·七十年》撰稿“遵义解放”一文,用生动的文字对遵义解放前后进行了描述,让后人从文字中看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1949年11月21日,遵义解放,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这一天,重现了14年前群众热烈欢迎红军进入遵义城的盛况:

  解放军部队刚到城边,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手执彩旗夹道欢迎的群众队伍欢声四起。所不同的,是部队入城的方向和地点。

  1935年1月9日下午3时左右,红军中央纵队从南门关入城,各界人士齐集丰乐桥头的接官厅摆香案迎接,丰乐桥因此也称为迎红桥。解放军由东面抵达遵义,上午8时多经由松桃路进入北大路(今延安路)。

  透过曾老师的文字,遵义解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仿佛立刻呈现在眼前。

  曾老师介绍说,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迅速汇集长期蓄积在遵义的革命力量,恢复和新建组织,并带领群众展开了一系列隐蔽或公开的斗争,为迎接遵义解放做好了充分准备。到1949年底,黔北各县建立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50多个,党员达1118人。

  遵义解放前夕,中共贵州省工委领导的进步青年组织曙光社,以及曙光社领导组建的革命武装组织川黔边区纵队,积极参与“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为保护遵义城免遭破坏、迎接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望历史,解放时,遵义不足10万人口,而现在,遵义仅城区就有200万人口。

  曾老师感叹:“70年来,遵义人口数量、地理区位重要性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都是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结果,我们也正在享受着这样的成果。”

  对于历史的研究,曾老师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角度和观点。

  他认为遵义红色文化,未来值得挖掘的还有很多很多。

  他常常叹息,时间太紧,该做的工作太多。

  “文化的自信,来自于自觉,自觉又必须从了解中去体会。”这是曾老师一贯的观点。

  红色文化博大精深,作为遵义人,有责任有义务把红色的文化传播出去,这样的文化传播,才更有意义。 

  曾老师说:“意义就是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挖掘先贤,讴歌英雄、赞扬楷模,把遵义的长征文化放在民族、国家的高度,因为遵义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符号,它更是历史符号和文化符号。”

  曾老师说:“遵义会议是我们城市闪耀的光芒,其丰富性和革命性是全中国独有的,我们要发挥我们本地的优势,深入挖掘,对遗址、遗迹的考察,遵义,拥有独特的优势。”

  曾老师回忆说:“在编辑《遵义长征地名录》时,记录红军四渡赤水的二渡渡口是淋滩,曾老查询了很多资料都是这样记载。”手稿出了不久,有人对曾老师说:“淋滩是个很宽泛的地名,不可能是渡口名称。”

  于是,曾老师马上组队进行了实际考察,果真渡口的名字应该叫做“千江石”,由此,曾老师感慨地说:“只有本地的研究者才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啊!”自此,他积极推动研究人员实地考察,掌握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遵义长征地名故事》是曾老师最近正在着手的工作。

  迎红桥、万里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究竟包含了怎样的红色情结?

  长征中的遗迹、遗址还有多少?

  娄山关、刀靶水还有多少故事后人不知?

  ……

  传播长征事迹及精神,是这座红城儿女的使命。

  近年来,随着遵义红色旅游的兴起,曾老更是马不停蹄地奔波在课堂上。

  从2015年开始,曾老师受邀开展了200多场讲座。他说:

  “作为遵义人,我们在享受历史赠予的同时,更要有使命和担当。”

  “以红色为载体,讲好红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让深厚的黔北文化成为滋养遵义的精神家园,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曾老师的话始终在我们耳边回响,激劢着我们不努力都不行。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秦仁智 文章来源: 贵州旅游在线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0-01-15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