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发(1930—2000年),贵州仁怀人,本姓令狐,后抱养过房给姨妈家改姓李。
1932年,12岁就进茅台烧房做帮工。
1952年,进茅台酒厂从事酿造工作。
作为在国营茅台酒厂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大师级酿酒师,李兴发的成就显然是和那个时代茅台酒厂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茅台,乃至在中国白酒行业,李兴发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成功地划分了茅台酒香型的三种典型体——酱香、窖底香和醇甜,并将茅台酒命名为酱香型。
作为中国国酒的茅台,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时曾用它疗伤,1949年开国大典用它宴请四海宾朋,1958年毛主席要求茅台搞一万吨……
从国家元首到开国元勋,从地方要员到一般工人,都急切地想把茅台酒产量搞上去。
但是,茅台酒本身工艺复杂,生产全凭酒师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感觉。
而每个酒师的经验和感觉又各有不同。
这就意味着,生产出来的茅台酒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风格,质量也会出现忽高忽低的状况。这个问题,引起了那些对茅台酒怀有特殊情感的开国元勋们的极大关注。
寻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成为这一时期茅台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时代命题。这个解题的人,就是李兴发。
李兴发把从酒库收集来的200多种不同轮次、不同酒龄、不同味觉的样品,进行千百次品尝,进行标准酒样分析,不同酒龄酒样分析,勾兑典型体酒样分析及构成后的变化测定等大量的工作。
他白天收集样品,晚上闭门品评,通常一天要品尝50多个酒样。
李兴发几乎成天泡在酒库里,一只大手上,吊着数个小酒杯,装了不同年份、不同轮次的茅台酒,勾兑、品尝,再勾兑、再品尝……
如是反复,然后把结果记录在一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他对茅台酒的研究,竟痴迷到了这样的程度:
不管是谁,只要遇到了李兴发,准会被叫住,尝上三四杯调好的酒,如果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就休想走掉。
他通常一天要尝取五六十坛酒,最多一天要品尝上百坛。有一次,李兴发凌晨两点钟才睡觉,但就是睡不着,突然想起什么,翻身起来,就在他家里的小工作室勾起酒来了。
第二天大早,他老伴跑到办公室说,早上李兴发吐了几口血……
当医生赶到李兴发家时,只见他脸色苍白,满头大汗,说话无力。
后来才知道,他已经熬了几个通宵,累倒了。经过难以记数的酒样品尝、分析及构成后的变化测定等,终于,李兴发心中有数了。
为了保持勾酒时的灵敏味觉,李兴发对自己的要求近乎不近人情。
作为贵州人,生活中却不吃辣椒、醋等刺激性食物,仅就蔬菜蘸点酱油。
1964年,在这种几近走火入魔的状态中,一个寒夜,李兴发从家里带了三种酒,兴冲冲地赶到驻厂工作组宿舍。
他把三种酒让三位专家品尝,三位专家异口同声地认为,三种酒的口味不一样。
于是,他分别为它们取名:
酱香味浓,口感幽雅细腻的称为“酱香”;
用窖底酒醅酿造,有突出窖泥香味的称为“窖底香”;
香味不及酱香型但味道醇甜协调的称为“醇甜”。
后来,这三种香型被证实为构成茅台酒香型的三种典型体。
三种主体香型的确立,进一步认识和完善了茅台酒的传统工艺,使其勾兑工艺更加科学,因而成为茅台酒史上发展的里程碑。
但是,经验丰富的李兴发文化水平不高,无法科学系统地表述他的科研成果。
那时的茅台,职工水平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没什么文化,无人能解李兴发的苦恼。
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茅台酒厂分来了一对大学生情侣,他们是茅台酒厂的第一批发酵专业大学生,其中一名叫季克良,多年以后成为茅台集团董事长。
大学生的到来,让李兴发的问题迎刃而解。
1965年,在四川泸州市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名白酒技术协作会上,时任茅台酒厂技术员的季克良,宣读了用科学理论总结整理的李兴发科研小组科研成果——《我们是如何勾酒的》,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各厂家代表的高度重视。
1965年下半年,国家轻工部在山西召开的茅台酒试点论证会上,正式肯定了茅台酒三种典型体的确立和酱香型的命名。
有资料显示,茅台酒的分型,是白酒界一场革命性的巨大创新,并成为中国白酒香型划分的雏形。
后经周恒刚等酒界泰斗的悉心研究,1979年全国白酒评酒会上明确了中国白酒划分为五种香型——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和其他香。
之后,这场中国白酒业掀起的技术革新热潮继续深入发展,香型更加丰富。
在茅台,乃至在中国白酒行业,李兴发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成功地划分了茅台酒香型的三种典型体——酱香、窖底香和醇甜,并将茅台酒命名为酱香型。
这其中,后来成为茅台酒厂终生厂长的李兴发,功不可没,居功至伟!甚至可以说,他是中国白酒香型划分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这也是季克良最敬仰的人。
在一次媒体采访季克良的时候,问他最敬仰的人是谁,季克良回答:李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