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家屯村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城区东面,距城区22公里,全村710户,2396人,村域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瓮城核心保护区2.62平方公里。
鲍屯村独有的古水利工程,获中国国家灌排排水委员会“水利遗产保护奖”;2010年,鲍屯村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2011年,鲍屯古水利水碾坊被评为亚太遗产保护卓越奖,2012年入选世界最佳遗产协会“精英俱乐部”。
安顺市西秀区鲍屯村被称为“袖珍都江堰”的古水利工程已有600多年历史,如今仍然发挥着灌溉功能,滋养着一方百姓,为10个村民组610户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令人称奇。
鲍家屯寨门
鲍屯村处于乌江上游支流型江河流域。“水仓”是鲍屯古水利工程的“龙头”,也是最早修建的“拦蓄引水”工程。600多年前,鲍屯先人在这里筑起了一道既能拦水灌溉,又能溢流泄洪的拦河坝,同时采用“鱼嘴分水”的方式,向下游“小坝湾”方向开了一条1.33公里长的新河,把上游河道一分为二,形成“两河绕田坝”的态势。顺河而下,又修建5座引水坝和5条引水渠,使不同高程的2300亩田地中的大部分都能得到自流灌溉。
近年来,水利专家对鲍屯水利灌溉系统研究后发现,它的原理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相似,因此它又被水利专家称为“袖珍都江堰”。
据《鲍氏家谱》记载,鲍福宝是鲍屯的创建者,也是鲍屯水系统的创建者。据去年年初鲍屯人从“水仓”附近发现的一块“驿马井石碑”上的落款“大明庚午年立”推断,鲍屯水利系统至今已有617年的历史。
特别是在六百多年前,朱洪武“调北征南”,徽州汪、鲍、胡、方等族姓入黔戍边屯田之时,就有鲍氏族人背着汪华塑像进了贵州安顺屯堡。休宁汪灿率部入黔之后,“始建立祠堂于安顺府城南门内,其地名曰青龙山。前殿太祖金像,后殿设列各位夫人,全族先王神主俱供在内,每年正月十八日汪华太祖圣诞之期,凡属汪氏五房宗会祭祀典。”其他入黔徽州姓氏百姓也于此日到汪氏宗祠向汪公神像上香磕头,汪氏宗祠在这里被习称为汪公庙。随着时间的推移,汪公崇拜迅速在屯堡等地江南移民聚居地传播开来,据咸丰《安顺府志•祭礼》所载:“汪公庙……各屯皆有。
鲍家屯汪公庙
鲍家屯抬汪公,是将汪公塑像请出汪公庙,由八名壮汉抬着,在村中行进。汪公每到一户人家门口,屯堡人家在桌子上摆上供品、化纸烧香,点燃鞭炮,迎接这位屯堡人崇敬的先祖。汪公塑像被抬到村头田野后,人们前去敬拜求福,演绎屯堡人从古到今600年的神秘节日生活。
每年在整个抬汪公祭祀活动中,唯一变化的是,屯堡人根据年代属相扎制彩车巡游展示新年新气象。同时巡游的有古装仙女花车、吉祥舞狮队以及被外人称为屯堡之魂的地戏班子等等。
正月十六,鲍家屯“老佛头”们都在汪公庙里提前作准备,制作正月十七所有参加活动的人需要的“挂红”红绸。此日,执事的老人也要为汪公菩萨沐浴更衣。换上的新衣,皆是前一年许愿的香客还愿制作。在正月十六这天,给汪公菩萨换上。有时,因还愿的人数众多,汪公菩萨要同时穿上二十件左右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