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转场砍牛
1、“翻老”和“酸汤客”在孝家没有进行转场前,必须就坐于鬼场的子、午、卯、酉的其中一方,酸汤客就座必须是孝子和马郎客(砍牛的)提酒到店家跪请和搀扶到位坐,“翻老”是孝家奉请的两位克丧,就坐稳妥后,孝子女媳方能入场转场。
2、孝子,孝女媳集中在灵堂守灵位跪叩首三行。由“代摩”带领众孝子,孝女,孝媳,孝长子头顶用筛托的灵牌,孝次子顶端盘,端盘中放置两条用麻系好布包裹砍牛奠礼金,用2个碗扑盖压,一把用于剪牛毛的剪刀,顶灵牌和顶端盘各需两人陪扶,陪扶人由砍牛女婿安排随从的人员扶牵到孝媳拴牛场地围绕牛,先逆后顺各三转圈,孝家转场者头戴白布帕,披白布长跪,列队时孝子在前,孝婿跟后,孝女最后,穿着(盛装)有异婿装绸缎衣,头饰,银耳环,下装纯棉蜡染制成的裙子,孝媳各自请外家安排一个未婚嫁的女青年为其撑布伞,伞内挂多种颜色的小花包。孝女身着染青的纯棉土布绣有花纹的布依古装,头系白布帕子,下着丈余长的白布制成的白裙子,已婚记不之女要做一把染制花样的纸伞,同时在婿家找一个女亲人来撑纸伞陪转场。周围围满村民和亲友,唢呐,锣鼓声不停断,气氛在严热闹。转场后孝子和砍牛的女婿邀约来的亲友留下来砍牛。其余的回到丧家灵堂,等砍牛的人到灵堂鸣铜鼓时,抹锅烟墨。
3、“释读”。众孝全部跪在牛前,“郎老”人将以孝亲转场时所提的香和谷穗收完,将香插在拴牛的桩上,用收集的谷穗喂牛,余穗粒撒给跪在牛前的众孝,嘱咐牛吃饱阴间无忧。
4、“转牛”:砍牛女婿抽选两位亲友负责转牛杀牛。
两位转牛、杀牛的亲友首先到“布郎老”的桌前接受交代相关规规矩和指令,每人要喝下布郎老的两碗酒,意表是壮胆发威,再到“布酸”的桌台前接受交代和指令,喝酒若干,“布酸”为两个转牛、杀牛的人系砍牛奠礼金,“布酸”授以长砍刀一把,走在前面的人接到长砍刀后,在众人的高声呐喊向拴牛的场中蹦跳呐喊,转三圈后,二人列纵向“布酸”和“郎老”台位三鞠躬,将砍刀向牛脊砍三下表示砍的动作,然后双手托到到头顶往后递,跟后陪转牛的亲友立即接好后,孝子立即挟扶回孝家灵堂鸣铜鼓,接受众孝媳的折腾,用锅烟墨抹脸,意思是抹墨吃肉,第一个人由孝子挟扶到丧家。跟后陪转牛的人接到长刀后扛在肩上独自一人转牛三圈,向“布酸”和“郎老”拜敬祝躬三旬。将长刀向牛脊指三下表示砍的动作,然后将长刀扔放在地上等待杀牛。“布酸”安排随从的亲友在旁边等待接应。
5“杀牛”:孝媳的众亲友将牛按拴牛桩的横担抬指向按倒牛,让转牛的人动刀杀牛,将牛杀死后,众孝子拔牛桩出来,杀牛仪式完毕,众孝子回丧家,砍牛的女婿亲友在鬼场坝边上架锅煮牛肉,招待和女婿家起来吊丧的亲朋好友。孝男,孝媳,孝女都不能吃这头牛肉。
孝家男女媳都不能吃这头牛肉的道理是:很久以前,先人简居陋宿,竹篱笆荷叶遮雨避阳,儿子为买耕牛耕作而赶集交易,往返数日,老人在家病危,不被“读旺”即野人残忍吃掉,为保存先亡躯魂,以牛赎替亡躯体,牛替亡人躯,“马郎客”即砍牛的女婿替代野人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