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写杨氏家谱的目的
蒙正苗族不管哪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祭祖程序,都是靠心记口传。由于没有形成文字记载,心记口传难以记住,一个氏族中能精通自己的祭祖程序的人很少,有的氏族中只有两三个。遇着白事都要靠懂的人来做,氏族外的人来只是帮忙,不能提卦。因此,懂的人很忙。同时靠心记口传难免有误,因祭祀程序内部闹不团结,甚至有的还互不相走。鉴于以上情况,2007年3月17--18日我召集杨氏家族代表共16人在镇宁县城开会,会议主题是共商家族内部事务,经过参会代表讨论议定:“在条件成熟时,由杨文金执笔,编写一本《杨氏家谱》”。
我经过15年的资料搜集和构架,现条件基本成熟。2021年10月27日杨氏家族因家事在镇宁县城集中,由杨文金提议,到场的有西秀区岩腊乡土角山、烂右;镇宁自治县有江龙镇崇宇山、小林田坝;革利乡革邦等共40余人族人讨论一致同意,并成立编写组。
图为:2021年10月17日家族会议一致通过编写杨氏父子连名苗名家谱方案。
二、杨氏原为竹姓近代才改姓杨
苗族的姓氏的来源是怎样形成的?《贵州通志》载:苗族,“有族无姓。” 在明朝时期镇宁苗族是有苗名而无汉姓氏,到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巡抚贵州都御史刘洪奏:“所谓土苗,种类渐蕃,混处无别,乞以百家姓编为字号,赐之汉姓。” 兵部复:请上曰:“华夏有定分,可随土俗称呼姓氏,不必用百家姓。”
杨氏家族何时姓杨?根据何来?不得而知!因靠心记口传难以记住,家族规定只祭五代祖宗名单,某人通过祭供竹王后由第五代祖宗顶祖,就去掉第六代祖宗名字,祭祖时统称祖先,现知道的父子连名只有六、七代,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据我所知,我的祖父“尤早”只有苗名,没有汉名,到父亲这一代才有汉名,也是在民国后期才启的汉名。按理说我家应姓竹,因《后汉书》有记载:“以竹为姓”。虽然代代相传供着竹王祖宗,由于年代久远,大家都遗忘了。在我们蒙正苗族中只有欧姓有传说:欧姓原是接抱到竹家,三代还宗才改姓欧,至今才是五代。因是写史,只能照各支“父子连名”苗名祭祖名单照录。其次是丧葬程序,正月初三祭祖程序,家训,禁忌,家族分布,文化传承人等。
三、杨氏家谱的特色是“父子连名”苗名
蒙正苗族有规范的“父子连名”苗名家谱,即父名,子名,成人名,尊称名。主要是过去没有文字,对祖辈名字是靠心记口传难以记住。因此,有的家族规定祭祖名单有三辈的,有五辈的。往上的笼统称祖先。只有名望的祖先竹王尊称(尤缀),孟获王尊称(尤抄)。因这两个祖先有名望,竹王就通过规范的程序仪式用竹块束成竹王偶像供在家里楼上。孟获就用一石头供在寨边路口上端,作为全寨的守护神。祭祖家家户户必须祭到,如没有这些事象,我们今天没有根据认祖。
知道夜郎国最后一个夜郎王兴的尊称名叫(尤邪),是从汉书记载夜郎王兴的儿子叫(邪务),按照父子连名知道的。没有记载的不得而知。
图为:2021年11月20日编写组审定杨氏父子连名苗名家谱
习近平总书记 2021年08月28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蒙正杨氏“父子连名”苗名家谱分两篇,即上古篇和近代现代篇,杨氏“父子连名”苗名家谱的问世,将填补蒙正苗族常说我们没有家谱的空白。对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将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