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谱的意义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家谱可以记录家族的正面历史、经验、家训、技艺和民俗文化史实资料,使后人从中得到经验借鉴、文化传承和思想启迪。
二、杨氏父子连名苗名家谱的编写历经了15年
世居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镇宁自治县的蒙正苗族杨氏家族有109户,534人。2007 年 3 月 17至18 日,家族代表16人在镇宁县城开会,议定编写《杨氏父子连名苗名家谱》。历经15 年的资料捜集,查阅了大量史书和考证,家谱构架形成。2021年 10 月 27 日,杨氏家族 40 余人在镇宁县城开会,一致同意家谱方案并成立了编写组,由我执笔编写,由当代中华杂志社编辑成书,于2022年4月正式出版。
三、厘清了苗族父子连名家谱与汉姓的由来
《贵州通志》载:苗族,“有族无姓。”到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巡抚贵州都御史刘洪奏:“所谓土苗,种类渐蕃,混处无别,乞以百家姓编为字号,赐之汉姓。” 兵部复:请上曰:“华夏有定分,可随土俗称呼姓氏,不必用百家姓。”
根据史书记载,在500年前镇宁苗族是有苗名而无汉姓氏,蒙正杨氏何时姓杨?根据何来?不得而知!据我所知,我祖父“尤早”没有汉名,到我父亲这一代才起汉名,杨氏家族起汉名也才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有自己规范的父子连名苗名家谱。从供奉的夜郎竹王“尤缀” 即尊称(苗名叫“多德·德缀”, 即多为父名,德为子名,德缀为成人名。叫尤缀为尊称‘司马迁记载为多同’)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至今蒙正苗族苗名均沿袭两千多年前的父子连名俗规起名。即父名在前,子名在后,有成人名和尊称名,而且很规范。
四、杨氏家谱分上古篇和近现代篇
人不能无祖,也不能无根据的乱认祖。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上古篇为民族共有:追根溯源,有现在蒙正苗族祭师“伏羲女娲姊妹制人烟”祭词;有古人刻在蜂糖大坡大石上太极阴阳图、日晷仪、伏羲女娲社稷坛;有供奉在家里的夜郎竹王苗名“尤缀” 即尊称; 有汉书上记载的夜郎王兴‘尤邪’; 有现在蒙正苗寨供在寨边的‘尤抄’( 即孟获),现在蒙正苗族每家每户祭祖必祭到‘尤抄’;有“活人坟”与蒙正苗族的由来;有西晋成汉国为夜郎王族所建史证;有历史上夜郎王族在镇宁夜郎故地上的两次大迁徙的史载等 。
(二)、近现代篇主要写杨氏家族:有杨氏父子连名苗名家谱;有供竹王程序;祭祖程序;丧俗程序;有家训、禁忌、人物等。
至今蒙正苗族苗名父子连名都是这样起名。即父名在前,子名在后,有成人名和尊称名,从有根据的夜郎竹王算起已沿袭了两千多年。因过去无文字,靠口传心记,一般只记到三五代……。因此,杨氏父子连名家谱用线图格式按辈份排列,从上辈往下看清清楚楚和规范。
杨氏父子连名家谱的问世,将填补蒙正苗族中常说;我们苗族没有家谱的空白。族人欧兴权说;“只要你们杨氏父子连名家谱出书,我们看后就会自己编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