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贵州旅游文化 >> 正文

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彝文"

  目前发现的古彝文距今有8000年至1万年。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古彝文可以与中国甲骨文、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般文相并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而且可以代表着世界文字一个重要起源。但由于多种原因,现在贵州能识别彝文的彝族老人越来越少,认识古彝文的彝族老人因为不认识汉文,对古老彝文典籍翻译不出来,古彝文研究队伍严重匮乏。有关专家呼吁国家和有关省市加大投入,加大古彝文研究队伍建设的力度,尽快抢救古彝文这一民族文化瑰宝。
  可喜的是在彝文献的收集、整理、翻译、出版方面,贵州省毕节市彝文翻译研究中心做了大量工作。在建国前,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就与大方彝族老人罗文笔合作翻译出版了《爨文丛刻》。解放后,从1955年到1966年,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现市彝文翻译研究中心)共整理、翻译了《西南彝志》、《六祖纪略》、《水西全传》等25部52卷译文约80万字的彝族古籍文献。1966年,地区彝文翻译组被撤销,全体工作人员下放到农村,翻译组的原稿和译稿被烧毁,损失巨大。
  从1977年地区彝文翻译组恢复后,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三十多年间共翻译了2200多万字的古籍,并公开出版了《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等62部、120余卷、1826万字的书籍。其中三分之二的图书获得了省部级以上奖励。
  更加可喜的是,为了抢救古彝文献研究人员,抢救彝族文化、学科,2012年, 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在贵州威宁县成立了。学校以救书、救人、救学科为办学宗旨,全方位免费培养彝族古籍整理翻译人才。学校学制三年,在三年的学习中,学生没有暑假,每天要上六节课,每一节课是一个小时,晚上还要学习一个半小时,因为不这样就不能学习完所有的课程。在三年中学生要学习学校收藏的上百部彝族古籍,要识别近五六万的古彝文字才得以毕业。办学至今,学校已经成功的培养出32名合格的毕摩,他们都在为古彝文献的整理翻译、民族文化旅游等工作岗位上发挥着自己所学的知识。 
  这些留存在贵州的古彝文文献,是人类珍贵的记忆遗产,是我们黔中的瑰宝。

 

 

本文文字部份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

 


 6/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编辑:陈琪 摄影:谢志强 文章来源: 贵州旅游在线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6-09-28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