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之日,我们一行五人驱车来到百鸟之乡的威宁县,专程到了清从一品提督李国栋的家乡~贵州省威宁县石门坎。
与有着名扬海内外的“威宁石门文化”的石门坎不同,它是威宁金钟镇文昌的石门坎。李国栋就是威宁金钟文昌石门坎的人。
其父李自新,为贵州安龙镇标右营守备,从征金川阵亡,李国栋受恩荫承其父职任云骑尉。
1788年至1797年任清江协右营左哨千总(六品武官)。
1797至1799年任定广协左营守备(五品武官)。
1799年至1800年任四川前营都司(管理营兵的四品武官)。
1800年至1810年任南抚标右营游击(1802年正月率军赴川、陕、楚三省接壤处斑鸠山征战,屡战屡胜)。
1810年至1816年任威远营参将(三品武官)。
1816年任楚雄协副将。
1816年至1818年任维西协副将。
1818年至1825年任临元总兵官(提督统辖的二品武官)。
1825年至1836年任振威将军襄恪公云南大理军门、云南提督(掌巩护边陲,典领甲卒的地方最高军事长官,从一品)。
1836年至1838年任浙江提督,是年正月初十在追击倭贼战斗中沉船殉职。 生子李应瑞,李祥泰。
姐夫赵小七,威宁甘海子人,衙役。
相传李自新阵亡后,母亲与其流落乱军之中,后母亲领其沿路乞讨,回老家石门坎后,母亲病故于石门坎,因无钱收敛,仅用草席包裹埋于家后山梁的一个土坑中,不想数月过后,埋葬处便出现成千上万的蚂蚁,蚂蚁搬了很多土,将那里堆成了一个山丘。
所以当地人称李国栋母亲的坟为“蚂蚁坟”,现有坟堆在石门坎山梁上。
据阴阳先生观测,此处为四山结穴、“四人抬轿”、大起大落之地。
印证了李国栋官居高位、身份显赫,而又结局悲惨。
其母死后,李国栋几经磨难,到威宁甘海子找到姐夫赵小七。
姐夫是衙役,家里还算过得去。
李国栋过上了几年较为安稳的日子。
他从小聪慧,善于苦学,力大身健。 后从军,几年后,因骁勇善战,承其父职。
道光五年(1825年),任云南提督。
十六年调任浙江提督。
十八年倭寇犯浙江沿海,他在入海追击倭寇时,因沉船落入海中不幸身亡(实被倭寇击沉)。
据说船沉后,李国栋被俘,倭寇将他砍杀分尸。
他死后,姐夫赵小七重金打点,只求得他的一支臂膀带回家乡甘海子安葬。
1838年清朝拨银修墓园于甘海子,甘海子因此改名提督湖。
他的墓1988年被盗,盖石被掀,主碑面上文字漫灭无遗,至碑对联为:
精英已杳旋乡里 灵爽犹存恋阙恩
耳碑柱对联:
品重惟人 勋高卜地
对面右耳碑写:
生于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岁二月初二辰时
对面左耳碑写:
卒于道光十八年戊戌岁正月初十酉时
主碑前一对单斗标杆,已倒一支。
一对大石狮,只存一只。
左前四棱碑刻了一道皇帝褒奖圣旨:
奉,上谕,朕惟海疆绥靖,端资保障人才。
戎政宣猷,弥重干城之寄。
既师中之协吉,斯身后之宜崇。
追念成劳,式颁奠醍,尔原任浙江提督,早承世职,效力戎行。
歼苗匪于野中,曾作千夫之长;
扫掺氛于楚北,遂膺再命之荣。
锡以功牌,晋兹阶级。
从征川陕,擒渠壮虎旅之威;
涧陟游参,讲武娴豹韬之略。
用为仪而朱缨饰羽,旌励鹰扬;
歌既饮而白玉生辉,珍逾象决。
寻由副阃进擢总戎,建牙而六诏宣威,边缴振军容之肃,入觐则五经召对,壮猷嘉元光之勋。
方期风静调戈,得提师于浙水。
讵意星沉玉帐,倏奄逝于泉台。
良深轸恻之怀,爰致毖芬之荐。
於戲! 听鼓声而思将帅,往烈犹存; 库纶佛以奖勋庸,隆恩攸贲。
几筵肆设,尚克歆承。
钦此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暑威宁知府臣盖星阶誉黃
现有遗址“李国栋墓”,碑联:
“坐落甘海子、向打无官屯”。
现有李国栋旁系李姓居住于石门坎附近,直系据说流落于台湾。
台湾名人李敖曾提及,他的故乡在威宁。
以此推测,台湾名人李敖便是其后裔。
李国栋是清朝时期威宁最高级别的武将,是至今应予纪念的抗倭民族英雄。这对研究当地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应加强管理,重点保护,以示后人,还英雄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