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不是躺在橱窗里的展品,也并非束之高阁的技艺绝活,而是促进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涵养文明乡风的文化资源。
将非遗产品、非遗项目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能让非遗散发出绚丽光彩,更好发挥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
欢快的舞蹈跳出多彩非遗之韵,优美的歌声唱响多彩民族之音。
今年的6月26日至27日,一连两天两场集非遗展演、技艺展示、美食文化、文创产品展销等于一体的2021“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专场活动,在贵州省黔西市金街广场举行,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欢迎。
黔西地处乌蒙高原东部的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素有“水西门户、贵筑藩屏,黔中腹地、省府咽喉”之称,享有“中国杜鹃花都”美誉,历史文化沉淀厚重、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展演节目极尽非遗之美。活动现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项目《反排木鼓舞》《阿妹戚托》《苗族飞歌》《锦鸡舞》;省级非遗项目《斗角》、黔西文琴戏《文琴联唱》等经典节目轮番上演,让现场高潮迭起,观众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技艺展示传递非遗之魅。活动中,主办方还邀请了非遗传承人为大家现场制作手工艺品及美食,如苗族刺绣、苗族蜡染、黔西民间剪纸工艺、黔西农民画、彝族月琴制作工艺及糍粑包豆腐等,让观众深度体验了贵州非遗带来的无限魅力。
黔西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李昌学说,黔西历史悠久,据境内“黔西观音洞遗址”出土文物考证,黔西是中国南方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属旧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业界有“北有周口店,南有观音洞”之说。这里既有凝聚着明代彝族女杰奢香夫人历史功绩的“龙场九驿”古驿道,又有寄托明代大儒王阳明“天下无不可教化之人”哲学思想的古象祠,还是中国红色政权早期传播根据地。
丰富的历史文化衍生了丰富的非遗资源。
据悉,黔西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6项,其中省级名录9项,毕节市市级名录20项,黔西市名录37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63人,其中省级4人,市级1人,县级58人。
“黔西市向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李昌学说,近年来黔西市按照“文旅融合”和“非遗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发展思路,从“看非遗、玩非遗、吃非遗、住非遗、购非遗”角度,在庆祝建党100周年重大时间节点,开发打造“非遗+红色游”线路和基地,组织开展团体性的“非遗+红色体验”活动,培育旅游新业态,打造旅游产业全新“增长极”,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你看看,一幅幅色彩鲜艳、制作精美的唐卡,带动超万人从事周边产业,西藏自治区唐卡年产值突破2亿元;
你听听,一曲曲气冲霄汉、催人奋进的黄河号子,让观众惊叹“这就是黄河的力量”;
一个个“非遗+文创”“非遗+文旅”创新项目,让传统文化火起来……如今,从城市到乡村,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生活中精彩亮相,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提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赞扬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称赞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各地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非遗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
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遗+扶贫”让很多拥有刺绣技艺的女性实现了“守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的心愿;
在广东佛山紫南村,佛山狮头传承人设馆授徒,感慨“非遗让我们找到自己在这片土地生活的价值”;
在浙江杭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杭州拱墅站打造“城市会客厅”,吸引市民深度体验悠久技艺的乐趣……各地丰富多彩的实践表明,非遗不是躺在橱窗里的展品,也并非束之高阁的技艺绝活,而是促进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涵养文明乡风的文化资源。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将非遗产品、非遗项目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能让非遗散发出绚丽光彩,更好发挥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雄安新区在建设之初,即对非遗资源进行系统普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把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写入其中;陕西开展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河文化记忆”工程,充分挖掘黄河流域文化内涵……从制度设计,到规划制定,再到各地的探索举措,非遗与国家战略发展和重大项目实施的衔接程度越来越高。
也要看到,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非遗保护仍然面临一些挑战,迫切需要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更加积极促进非遗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办、国办不久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大对黄河流域丰富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利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保护文化传统,守住文化根脉”,等等。这些要求,正是为了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全国447家单位入选。植根千年文化,拥抱数字时代,走入千家万户,非遗的传承保护迎来了更大的机遇,也必将为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