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偏坡乡布依族村民正在吹奏姊妹箫
姊妹箫,布依族、苗族吹口气鸣乐器。布依语称乌里乌鲁。苗语称占得息、力布 、咪咪。汉语称姊妹箫。流行于贵州省黔西南、黔南、安顺等地区的兴义、惠水 、平塘、荔波、平坝、清镇、贵定、龙里和花溪等地。
姊妹箫发音轻柔抒情,高音明亮,低音柔和。它常用于独奏,也可合奏或为民歌伴奏,乐曲多为唢呐曲牌,有《迎亲调》、《接客调》、《离娘调》(出嫁时)等。姊妹箫是青年男女恋爱时离不开的吹奏乐器,常以箫声传情达意,乐曲有《喊娘调》、《陈情小调》等,每曲皆有唱词,曲调优美抒婉,情意绵绵。著名民间艺人有黄寿昌、陈明时等。
关于姊妹箫,布依族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动人传说。其中一个是这样的:很早的时候,南盘江边住着七个姑娘。她们生得一样齐,长得一样美,一样勤劳聪慧,每年收完庄稼,她们就坐在竹楼上纺纱、浆线、织布。竹楼上横架着七根晒纱线的楠竹竿。 由于楠竹竿发出清香味,一只小蜂飞来在竿上鹜了个小孔,一连七天,七根楠竹竿,各个被蛰了一个孔。一天,七姊妹感到劳累,坐在一起休息,忽然江风徐徐吹来,那七个小孔发出了“唯哩呜噜”优美动听的声音,这声音,把她们的劳累吹走了。第二天,七姊妹上山砍来一节一尺多长、拇指粗细的筛竹,大姐用纺车的绽轴先在筛竹上钻了个孔,然后六个妹妹依次也在筛竹上面钻上了个孔,这样,就制成了一根七孔箫,能吹各种优美动听的曲调。因为,这种七孔箫是七姊妹作成的,所以,后人就叫它“姊妹箫”,一直延传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