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清秋180x97cm
中国传统山水画表现的是立于胸中的万象,既将人的感情物化,又将自然界幻化为人的主观意识媒介。艺术家净化心灵丰富学识是艺术创作的心源。有了敏感的心灵体察自然,广博的学识,高尚的人品就能更深入地体会到自然界深邃的内涵,进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更深刻地描绘自然万物的丰富多彩。
▲秋韵50x50cm
中国绘画中的写意作为中国山水画艺术的要义通论,既非笔墨技法,亦非语言风格,而是建立在表现内容和形式语言互构的基础之上的某类特殊的精神指向。中国绘画中“写意”思想的发展,即受形而上的哲学思想影响,又受制约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艺术实践的影响。中国绘画思想中的“写意”论,就其哲学渊源而论,可远溯至先秦关于言、意、象的讨论。并逐渐对审美和艺术发生影响。对美学中的“重意”观念,直接产生了重要影响。
▲静夜180x98cm
所谓写意即是写其大略,求得似与不似,古云“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重在取其精神。同时在上古时期,“诗”这一概念比现在要宽泛一些,而“志”则为“意”的主体,所以“诗言志”是更为明确地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重意的传统。在中国美学中,诗是文学,艺术的心灵或精神。写意思想的“意”强调的就是“诗意”作为艺术的灵魂。
▲清凉山寨图94x45cm
从作为文化和哲学的重意思想在美学中明确提出“写意”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这一过程除受时代变革和哲学变迁的影响外,主要是在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形成的。“重意”观念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艺术形象的本质和构成的认识上。中国美学用“意象”来概括艺术构思和艺术形象。
▲黔山处处有芳林136X68cm
“意象”这一概念把“人心营构之象”和纯客观的物象区别开来,是一个很深刻的美学思想,它在理论上来源于“观物取象”的思想。对于宇宙万象的“意取”,它不仅摹写感性具象,还力求揭示其内在本质。力求“以象表意”,或“立象尽意”。但就其功用而言都是为了表意、尽意,其建构都是在主体“意”的导引下使感性和理性达到统一。概括艺术形象的体质特征,标志着美学对艺术本体认识的飞跃。
▲黔山吐秀97X45
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在“意象”、“意境”理论的基础上,强调“意象”的表现性,重视“意境”的创造,主张借物写心,借景传情。它的兴起不仅是创作方法的改变和艺术风格的更替,而是对艺术本质的美学观念的更新。把艺术看作是自由心灵和人格情操的表现。画家要在雪澡中陶冶性情后才能达到“写意” 之境。也才能把握对自然审美认识的深入和山水画论的发展,传神被扩展应用于林峦染绘,山水景物被看作是“道”的感性显现,是人格精神的象征。
▲明月澄清影180x97cm
从此,托物寄情,借景抒怀的美学思想不断发展。到北宋后,随着美学思想的主体转移,在绘画领域审美的重心也由“传神”发展到“写意”,从“传神”到“写意”的转变标志着绘画美学从偏重客体的“神”到偏重于表现绘画主体的“意”的美学观念的变化。
▲美丽家园180x97cm
山水画“意境之美”全得一个“情”字。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所表现的是情与景的相互融溶,它倾注的“情”是感悟生活后的最深的至情,这情是通过最幽深的景发掘的,这情是由具象的景凸现的,它为人们审美情趣增加了丰富的内涵。通过“意境美”的创造,把当代人的精神风貌充分地展示在山水画艺术之中。艺术家以自己的生命感悟代山川立言,通过情与景的交融为时代立言,在向人们展现艺术美的时代性和通过画面的架构反映出的——意境美。这就是独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所深藏的“灵境”。难怪有人说:“艺术的境界,可以使心灵和宇宙净化”。这澄澈的意象,纯洁了我们民族的心灵,也净化了我们伟大民族的人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