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花溪区,始建于明代,原为军事要塞。
古镇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镇内完好的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楼台寺庙鳞次栉比,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与镇远、丙安、隆里并称为贵州四大古镇。电影《寻枪》的拍摄,使得青岩古镇为更多人所熟知!
古镇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石雕、木雕工艺精湛,镇内景点大都是风格各异的古建筑。
古镇南门定广门是四大城门中最为气势恢宏的一座,历史上,这里曾是扼守贵阳南大门的第一座门户。巨石砌成的城门楼和城墙高大威武,加上城外蜿蜒的石板路和两侧的农田,构成一副壮美的图画,很多青岩古镇的宣传照都是出自这里。
沿着定广门走进古镇,先看到的是赵理伦百岁坊,牌坊是清道光帝御赐而建,稀奇的是:四根立柱上雕刻的石狮子很反常的尾上头下,与平时所见不同,颇为奇特。
背街是青岩古镇最具特色的一条石巷,路面是青石板的,泛着青黑的光芒,光可鉴人,给街巷带来一种独特的时空感与神秘感。
街边都是独特的风化岩石:一层层片石垒起的院墙,墙头被杂草、新绿点缀着,路窄而幽静,沿山势起伏、延伸,看看那些被岁月和风雨剥蚀的青色石墙,走走那磨得圆润光亮的青石板路,审视那偶有探头的食肆的灯笼招幌,很有沧桑感的一条小巷, 终因抵不过对独特石墙里面的好奇,转入墙内。
背街附近也是景点比较集中的地方:靠近明清街的一边,也就是青岩背街1号,是周恩来总理之父曾居住处。
1939年~1941年,正值抗日战争期间,周总理的父亲周懋臣老人曾在此居住。据说当年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接待了一批经桂林转移到贵阳的抗日革命家属,均以难民身份分散在各民居,当地百姓都不知道。直到1966年周总理视察青岩时,他们的身份才得以公开。战乱中周老先生已年近八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941年末,在迁往重庆的途中不幸病故。
青岩背街:2002年5月9日上映的《寻枪》,影片中姜文几度走过的那条巷子,青岩古镇最具特色的石巷,背街墙体全部由片石构筑,路面为青石板,在岁月的磨砺下,整条石巷给人以独特的时空感和神秘感!以新角度诠释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和心理世界,在青岩取景,展现给观众一个古风犹存的边陲小镇,古朴的青石建筑,弯曲窄仄的小巷,弥漫的阴霾,为营造气氛增色不少,屹立的牌坊,寺庙墙壁浮雕,为《寻枪》影片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石牌坊:历史上,青岩古城四门内外有八座牌坊,现保存的只有南门外的“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寿坊”和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寿坊”三座。
定广门:电影里叫卖牛肉粉的摊子就摆在“定广门”下,往外是一条蜿蜒的石板路,两旁都是青幽连绵的水稻田。
2月19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下午,我们也来过摆早村弓腰寨赵以炯的故里。2月24日正月二十下午3时至4时,在南明区永乐乡水塘村,这里是礼部尚书李端棻的故里。端棻故里研究院研究员谭佛佑、梁茂林、谢凯、刘波、秦仁智等9人在永乐乡的端棻故里研究院办公室认真研讨,庆祝端棻故里研究院成立,研讨清末老贵阳的规划及方案条款。
李端棻生于1833年,清宣宗道光十三年,癸巳年(蛇年)。赵以炯生于1857年,清文宗咸丰七年;丁巳年(蛇年)。李端棻年长赵以炯24岁,属像也相同(均属小龙)。
忆当年,青岩出了云贵第一文状元赵以炯,这是自中国开科取士以来破天荒,不仅震动家乡,还传遍京城!时在京城任监察御史的贵阳人李端棻为此特写下了一副楹联祝贺:"沐熙朝未有殊恩,听传胪初唱一声,九十人中,先将姓名宣阙下;喜吾黔久钟灵气,忆仙笔留题数语,五百年后,果然文物胜江南"。
李端棻(1833~1907),字芯园,今衡阳市衡南县人,清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出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市喷水池旁)。北京大学首倡者、戊戌变法领袖、中国近代教育之父。历任山西、广东、山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全国会试副总裁、云南学政、监察御史、刑部左侍郎、仓场总督、礼部尚书,1896年第一个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
李端棻幼岁而孤,曾随叔父李朝仪赴京城求学。1889年秋季,李端棻以内阁学士身份出任广东乡试主考,阅卷时,慧眼识拔考生梁启超。之后李端棻将其堂妹李蕙仙许配予梁启超为妻。“自是颇纳启超议,娓娓道东西邦制度”(《清史稿》)。
1896年,疏请立京师大学堂,各省府、州、县遍设学堂,并建藏书楼、仪器院、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留学生。李端棻还为贵阳名胜之一的君子亭重修竣工题写一副楹联:"游钓记芳踪,重看莲沼波清,君子高风同仰止:秀灵钟间气,为报杏林春暖,状元及第正归来"。可见赵以炯中状元让黔人吐气扬眉,让世人刮目相看!
赵以炯,字仲莹,又字鹤林,1857年二月生,贵阳花溪青岩人。
1879年中举人,1886年科中进士,殿试一甲第一名,中状元,大魁天下,成为云贵两省自科举以来“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他与康熙年间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文状元麻江人夏同和、遵义人探花杨兆麟称为清代贵州“三状元一探花”。
2019年2月26日上午11时,摆早村党支都书记赵金文将车停在弓腰寨的玉带河大桥旁,我们步行去山坡上的赵以炯墓地悼念!
寒来暑往,赵以炯不知饮了多少状元井里的水,吃了多少苦,终于从南北各地的学子中脱颖而出,终于成为滇黔夺魁天下的第一人,打破黔地无状元的历史。
几百年了,状元井还在青岩讲述着状元的故事,还在黔地的胸怀流淌...
因为状元,再也没人敢嘲笑“夜郎自大”, 因为状元,再也没人敢谈论“黔驴技穷”。正如阿华所作的青岩古镇:在背街《寻枪》,这场历史的雨点浙淅沥沥,打在青岩沧桑又光滑的脸庞,让这部600多页的大书,一篇一章一页一行,在我们跟前无声翻开又悄然合上,经典打开厚重徐来,不必一一叙述二祠五阁八庙九寺四溶洞八牌坊,也不必描绘状元府“琴鹤谱志,论语传家”,还有“青誉油杉”的罕世珍稀,化石山的举世无双。
赵状元故居的公馆文化:
我们只想在青岩古镇万寿宫古戏楼小坐,品第一杯绿茶,仔细端祥右侧木质横梁上,“鸿门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那一组高浮雕人物面像如何入木三分,暗夜闪光,或者夕阳西下时,沿高低起伏的山势,一个人在背街青石巷溜达,在斑驳的往事中久久徘徊,顺便去寻一把时光的钥匙以及姜文的老枪...
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打造李端棻故里和赵以炯故里,充分展现贵州的文化底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