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花溪区,地处黔中腹地,贵阳市南部,东邻黔南州龙里县、西接贵安新区,南连黔南州惠水县、长顺县,北与南明区、观山湖区接壤。
贵昆、湘黔铁路贯通区内,北有贵阳西站及货场,西有湖潮站和磊庄机场,东北部有贵阳机场;贵花高等级公路直通市区,312国道和101省道贯穿全境。下辖2镇7乡,18个社区服务中心,共122个行政村,52个居委会。 国土面积964.32平方公里。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花溪区具有高原季风湿润气候的特点,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度较大,是筑城的美丽会客厅。花溪区地处长江、珠江分水岭,是贵阳市著名的生态区。区内有大小河流 51条、总长390公里。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 7140万立方米。阿哈水库、红枫湖、百花湖的重要流域均在花溪区。花溪因此成为贵阳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
花溪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到达41.53﹪。花溪区已经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花溪在1372年正月,设置贵竹长官司,属贵州宣慰司,三月置金筑长官司。1586年二月,以贵竹、平伐长官司地置新贵县,属贵阳府。1687年,置贵筑县。1950年,设贵阳专区,驻花溪镇。1952年,专署驻地迁贵定,改称贵定专区,贵筑县隶属贵阳市。1955年,贵筑县隶属贵定专区。1956年,贵筑县隶属安顺专区。1957年11月,贵筑县并入贵阳市。1958年2月,以原贵筑县城的一部分置花溪区。
2000年1月21日,国务院致函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贵州省设立贵阳市小河区的批复》(国函〔2000〕10号)。
同意设立贵阳市小河区,小河区辖贵阳市小河镇和贵阳市花溪区金竹镇,区人民政府驻黄河路。
2012年11月15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调整贵阳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2〕190号),同意撤销贵阳市花溪区、小河区,设立新的贵阳市花溪区,以原花溪区、小河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花溪区的行政区域。下辖2镇:青岩镇、石板镇,7乡:燕楼乡、孟关乡、久安乡、马铃乡、麦坪乡、黔陶乡、高坡乡,18个社区服务中心,共122个行政村,52个居委会。
花溪区地处黔中腹地,贵阳市南部,东邻黔南州龙里县、西接贵安新区,南连黔南州惠水县、长顺县,北与南明区、观山湖区接壤。国土面积964.32平方公里。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年平均气温为14.9℃,无霜期平均246天,年雨量1178.3毫米,空气优良天数341天。
花溪原名“花仡佬”。
明末清初,这里混居着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其中以仡佬族最多,仡佬妇女爱穿花哨美丽的服饰,被人称为"“仡佬”,地因人而得名,花溪也就被称为“花仡佬”。
南明河自广顺流入贵阳,其龙山峡至济番桥一段,称花溪河。沿溪两岸,山水交融各具特色。1638年,徐霞客由贵阳前往长顺,在《黔游日记》中,对花溪流经的地方有五次记载,可惜失之太略。
据传到了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地柏杨寨塾师周奎家,六十五年中,接连有五人科举高中。
周家喜地方灵秀,于是先后在麟山建楼,龟山筑阁,蛇山种柏,缀以双亭,并在河中叠石为坝,潴水为潭,疏浅渚为洲,修隙地为屿。周奎长子周石藩还修一庭完,名“借花草堂”。从此,花溪山水初露光彩。
1937年开始,这里正式辟建为公园,在麟山上建倚天亭、飞云阁,龟山上建清晖楼,蛇山上建归咏亭;在园中增建了憩园(东舍)和尚武俱乐部(西舍),取坝桥风月之意建了坝上桥,借唐人旗亭画壁和宋人旗亭卖酒之典建了旗亭。1938年至1939年,贵阳县长刘剑魂将放鹤洲一段辟为风景区,并改“花仡佬”之名为“花溪”。
1940年,贵州省政府又在此基础上建“中正公园”,即花溪公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花溪公园改观,在小洲之间架起了蜿延曲折的放鸽挢、百步跳磴,扩建了碧桃园、荷花池、松柏园、桂花园、牡丹园,新建了音乐广场。历代建园者都力图保留公园的天然本色,顺山水之势而为,亭台、小洲、花圃、石桥,均与四周的环境融为一体。
3月23日午,我信步走进花溪区花溪公园……
在贵阳花溪公园里,一座墓引来无数游客的广泛观注。
这座墓的主人就是戴安澜(1904~1942),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歼敌五千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戴部)、收复棠吉等战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茅邦村殉国。1939年6月17日,授陆军少将。1942年10月16日,追赠陆军中将,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戴安澜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分战功(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击败瑞阳公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属武汉会战)、击退艾山阵地日军进攻(属徐州会战)、攻克昆仑关~击毙中村正雄少将(属昆仑关战役)等战功,因昆仑关一役获得蒋中正"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之赞誉。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万里旌旗耀眼开 王师出境夷岛摧。扬鞭遥指花如许 诸葛前身今又来!这是他1942年3月,滇缅公路尘土飞扬,戴安澜率第200师万余人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从云南浩浩荡荡向缅甸境内挺进所作的诗,展现了抗日战争当时如火如荼的真实画面。戴安澜,人称“海鸥将军”,在黄埔三期中,戴安澜将军非常优秀,不但担任了当时中国头号精锐部队200师师长,而且在率部远征缅甸作战中战功卓著,因此成为美国在抗战时期授予荣誉勋章的中国军人第一人,最后壮烈牺牲在战场上,赢得了举国上下的一致崇敬。
当日是春分,我们来到了花溪公园戴安澜将军的墓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共同缅怀这位抗战英雄。人们来到贵阳,一定要去看下花溪公园内的戴安澜墓地,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
据悉: 贵州省 AAA级的花溪公园,雏形始于1787年,由举人周奎父子营造。
1937年开始作为公园建设,1939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开始正式建设风景区并于1940年基本落成,时称“中正公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改名“花溪公园”。
花溪公园位于贵州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占地800余亩。东至花溪大桥,南沿磊花路,西临花溪平桥,北抵花溪小寨。主要景点有音乐广场、芙蓉洲、百步桥、坝上桥、麟山、龟山、松柏园、碧桃园、牡丹园、 竹莲池、棋亭、憩园、西舍、戴安澜将军衣冠墓、平桥、黄金大道等。花溪公园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省著名风景区,被誉为贵州高原明珠。
春分之日,阳光普照。进入公园里人清景爽,春暖花开,真山真水分明。走在其间,清风徐徐抚摸脸庞,天然美容。穿梭林中,能感受到当年远征军在缅甸丛林中艰难作战的场景?
遥想当年,戴安澜将军部队主力遁入野人山,担任后卫的200师这支中国最精锐的部队被敌人分割开来,伤亡惨重。5月18日,在通过日军封锁线时,戴安澜将军不幸胸腹各中两弹。
弥留时,他面向祖国的方向凝视良久,八天后,他牺牲在缅北一个叫茅邦的小村庄里,年仅38岁。戴安澜、王荷馨夫妇与五岁的戴藩篱、三岁的戴靖东。
在200师回国的路上,沿滇缅公路有很多官员百姓佩戴黑纱,默默哀悼,一位老华侨献出棺木以供戴将军盛殓。戴安澜的遗骨途经保山、昆明、贵阳、柳州等地。
1943年4月1日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举行了有1万多人参加的国葬仪式。
1942年10月16日,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29日,美国政府为了表彰戴安澜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卓越贡献向戴安澜追授“荣誉军团勋章”,这是美国国会1942年7月20日设立,授予美国武装部队或盟军中在服役期间功绩卓著的人员,这样戴安澜就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美国总统罗斯福和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联名签署了勋章证书:“中华民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本总统依据美国国会授权特追赠懋绩勋章一枚,以示表彰。"
文革期间,戴安澜将军的长子戴覆东迫于当时的政治压力,不得不忍痛将父亲留下的奖章、勋章敲碎后扔进河里,据戴覆东后来回忆当时自己热泪滚滚而下,心如刀绞,但在那个年月,他只能这样做。
上个世纪80年代,戴覆东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赴美国讲学,每每想到父亲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后代没能保护好,内心深感痛苦不安,因此到美国后,向驻美大使馆报告后,给里根总统写了一封信,说明了父亲的抗战经历,希望能补发勋章和证书。
美国国防部的有关人员认真地调阅了历史档案,证实当年确有此事。于是美国陆军副参谋长回信,说明由他代表里根总统处理这件事,随信还寄来了硬壳绿色封面的荣誉状和当年美国陆军部的功勋档案记录复印件,并表示已经通知美国陆军主持活动组织会重新再铸造一枚勋章。 果然不久戴覆东就收到了美国陆军军事授勋部核准处寄来的勋章复制品,同时美国陆军还为无法提供当年罗斯福和史汀生联名签署的勋章证书表示了遗憾。
收到勋章后,激动不已的戴覆东写下了《忆秦娥》:
千般憾,宝章不翼肠愁断。
肠愁断,魂牵梦绕,暮思朝盼。
“功勋”再铸光华艳,斯人惠我酬衷愿。
酬衷愿,时空纵阻,友谊长璨。
如今,这枚代表了戴安澜和中国远征军将士荣誉的勋章被收藏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毛泽东同志的挽诗题为:
《海鸥将军千古》: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熊罴威。
浴血东瓜(同古)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周恩来的挽词:
“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朱德、彭德怀联名题赠的挽联:
“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
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
邓颖超的挽词:“气壮山河。”
此诗最早发表于1983年12月28日的《人民政协报》时,题目并不是碑上所刻《海鸥将军千古》,
而是《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在花溪区花溪大道南段3108号花溪公园内的戴安澜衣冠冢,保留着民国三十七年原墓碑,花溪墓地规模比芜湖墓地要大得多。
为何有两处墓冢呢?
戴安澜将军的灵柩曾暂厝昆明圆通寺,后经安顺、贵阳到广西全州,暂厝于香山寺;
1944年,戴安澜将军家人寓居贵阳花溪,灵柩又从全州移到花溪,停柩于葫芦坡西麓;
1948年,戴安澜将军的灵柩又从花溪迁回故乡安徽,安葬在今芜湖赭山公园。
原贵筑县(今贵阳市花溪区)县长康棣依照花溪人民之愿,以将军生前穿戴过的皮靴、军帽在原葬灵柩处建了衣冠冢。
因此,戴将军之墓有两处。
然而与戴安澜的身后“荣光”相比,更多的远征军人在战死沙场之后,便消失在历史记忆中,包括他们的故事,甚至姓名。尊重历史,记住英雄,他是国共两党公认的烈士。在缅怀将军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那些默默牺牲的军人。
景区面积222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 25%。有景物景观81个。其中:自然景观56个、人文景观25个。 有国家级特等景观4个。国内一等景观18个。国内二等景观32个。国内三等景观27个。
以花溪公园、天河潭、镇山民族文化村、青岩古镇、高坡民族风情游最为有名。
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贺龙、陈毅、聂荣臻、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和胡锦涛、江泽民、李鹏、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过花溪。
陈毅元帅曾赋诗称赞花溪:
“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
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
其中: 天河潭风景区、青岩古镇景区、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贵阳孔学堂)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
花溪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主要有:
六月六歌会: 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 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天马”(蝗虫)就不会来吃庄稼。
跳地戏:其演唱用当地方言,形式憨直拙朴、粗犷自然。据不完全统计,该区地戏表演共有20余堂,主要演绎历史上各个朝代的英雄人物,歌颂保家卫国、英勇善战的英雄主义精神,传统剧目包括隋唐薛仁贵征东、宋朝杨家将、岳飞传等。花溪民间地戏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丰厚的底蕴,传承几百年来成为当地布依族同胞劳动之余喜爱的娱乐活动。
民俗类:苗族跳场、高坡苗族射背牌、花溪区石板镇舞龙、花溪地区苗族斗牛、花溪地区布依族丧葬习俗(摩经)、花溪区高坡乡苗族“悼洞”。
民间手工技艺类:花溪区苗族挑花工艺、花溪区青岩镇玫瑰糖制作工艺、花溪区黔陶乡赵司贡茶、花溪区苗族服饰制作工艺、花溪区高坡乡苗族芦笙制作工艺、花溪区高坡乡苗族银饰制作工艺、花溪区青岩刺梨酒、米酒制作工艺 、花溪地区布依族纸染绣花制作工艺、花溪区沙陶制作工艺 、花溪区青岩镇素席、花溪区高坡乡苗族绣背牌 、花溪地区布依族刺绣、花溪区青岩镇纸扎工艺、花溪区高坡乡布依族糯米酒酿造工艺、花溪地区布依族竹编工艺 、花溪区青岩镇双花醋制作工艺 、花溪区青岩镇赵明竹雕工艺、花溪区青岩镇豆制品制作工艺 、花溪区黔陶土酒药制作工艺、花溪区布依族头饰、花溪区布依族服饰制作工艺。
民间舞蹈类:花溪区孟关乡苗族猴鼓舞、花溪区高坡乡苗族芦笙舞、花溪芦笙花鼓舞。
传统戏曲类:大寨地戏、青岩花灯戏。
传统体育竞技类:花溪区湖潮乡布依族铁链械。
民间文学类:花溪布依族叙事歌。
民族民间音乐:花溪地区宗教音乐、花溪地区苗族芦笙、姊妹箫音乐、花溪地区苗族、布依族唢呐音乐 、花溪区布依族古歌调、花溪区苗族古歌、花溪区高坡乡苗族杀牛祭祖音乐、舞蹈。
知名旅游景点有:天河潭 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境内,距花溪13公里,曾经是明末清初吴中蕃隐居之地。
十里河滩是贵阳市非常宝贵的城市湿地,具有河流、农田和库塘等多类型湿地,拥有众多珍稀动植物种类。
花溪公园 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
青岩古镇 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 。
红岩峡谷,其名得于峡谷中出产的红色岩石。红岩峡谷地处高坡乡石门、打绕、新安三村境内,谷长5公里。
鬼架桥又名仙人桥,位于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谷洒村,是一座奇特自然生成的“天生桥”。
金山洞摩崖是花溪最早的摩崖石刻,也是贵州最早的摩崖石刻之一。
高坡乡自然风光优美,这里有峡谷、石林、多级瀑布及万亩田园景观、云顶草场等多处美丽风景。
镇山村是一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布依族古村寨,是在碧水环抱中的石建筑艺术殿堂。
甲定洞葬位于高坡乡甲定村。在龙打岩山腰深洞内,放置苗族先民木棺百余具,称为“洞葬”,是苗族的古老葬俗。
清代花溪甲定高寨营盘,位于花溪区高坡乡甲定村高寨。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贵州少数民族到处时常发生反抗朝廷的打着宗教旗号的武装暴力冲突。
这也是贵州诸地大规模自发修建城堡的主要原因。
通常以家族或者自然村寨为单位,修建于地势险要的山上,也有利用隐蔽的天然洞穴作为避难的场所,比如燕楼的金山洞,车田的胡家溶洞。始建于清代,主要功能是躲避兵匪的侵扰。
由当地苗民集资修建。当地一杨姓大户出资一半,营盘靠现在高寨集市一侧,有一天然洞穴,时逢匪患兵灾,村民便将生产生活资料运往山上营盘。
高寨营盘由于地势偏僻,在历次的天灾人祸中均幸免于难,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只是内城墙部分自然坍塌,以及石墙缝隙间风化严重。
从山脚有小道通往营盘。城墙厚度均在2米左右,最高处约20米。内外城墙高于城门入口上方,墙体厚度缩减为城基一半左右,以便于人员巡逻和观察周边情势。内外城墙之间呈相互依托,高低搭配,属于典型的战术防御性质的石头堡垒。由于人迹罕至,基本还原当时修建时的原貌,只是城墙入口木质大门不见其踪,城门洞清晰完整。
贵阳周边也有其他保存完整的城堡,这里指的城堡有别于明代戍边屯兵的官方建制的屯堡,主要是指民间修建于清朝中晚期的旨在避难的堡垒。
高坡下方的骑龙营盘,要披荆斩棘方能上得山去。
高寨属于甲定村,甲定最知名的传统习俗当属“洞葬”,延续将近600多年,直至上世纪90年代。体现的是苗民大迁徙的历史背景和对故土的眷念之情。
在距贵阳花溪高坡12公里的高坡甲定村,还保留着14座古屯堡,为苗族人民为反抗明代统治阶级镇压而修建,占地6万平方米,地形险峻,易守难攻……
虽然高坡是贵阳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方,有草原,湖泊,溶洞,摩崖,营盘等天然资源,但当地居民大多还是以外出务工为主,所以离开主要景点之外,消费水平还是比较低的。适合徒步,骑行,自驾游。
高坡地理位置处于花溪区,龙里县的交界地带,也是贵阳最高的中山台地。此地的居民以苗族为主,在历史上称之为东苗。明代天顺年间,在这里发生过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苗民与官军及土司武装的对抗。二屯岩摩崖便是最有力的见证。甲定村古堡选东西两向建造山门,石拱门对开,两门地势险要,封住山顶独路,万夫莫开。东西地势稍缓,因设二重门。
古屯堡内石径、石屋、石桌、石凳、石床,一切自然天成。坐西向东的巨岩上生出一个“大王洞”,洞壁烟熏,斑斑人迹,为领头寨王的居所。
花溪的历史人物有:
赵以炯,字仲莹,又字鹤林,1857年二月生于青岩城。二十三岁时中己卯科举人。三十岁时,他与四弟以赃一同赴京会试,同中丙戌科进士。之后,九十名进士参加殿试,赵以炯独占鳌头,成为状元。
周钟瑄,1671年生于贵州贵筑青岩骑龙寨(今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骑龙村)。曾任福建邵武知县,之后继任台湾诸罗知县、山东高唐知州、吏部员外郎及郎中管台湾府事、湖北荆州知府等,被誉为贵州开台第一人。
周起渭,字渔璜,贵阳青岩骑龙人,清初著名学者、诗人。曾为詹事府詹事,参予编修《康熙字典》,任纂修官,名列第三。一生诗歌创作成就较高,有《桐埜诗集》流传。
有诗为证:
江城子《周渔璜》
贵阳青岩周起渭,字渔璜,号桐野。
康熙廿六年,乡试第一。
翰林院各个岗位,用心做,都尽职。
参与篆修《康熙字典》,少年赋,《灯花诗》。
与巡抚(卫既齐)主修,《贵州通志》。
直隶学政兼詹事,祭禹陵,任上逝。
江城子《孔学堂》
中国贵阳孔学堂,大将山,花溪上。
十里河滩,湿地公园旁。
棂星门过泮水桥,大成殿,明伦堂。
溪山书院万仭墙,儒学馆,经典藏。
杏壇奎文阁,礼仪广场。
六艺学宫风雨廊,讲学研,正气扬。
江城子《花溪》
贵阳市花溪公园,济番河,位南面。
蝶阵花潮,令游人目眩。
麟楼龟阁蛇山柏,凤山绿,引兴牵。
花谷峰上是水源,桃花滩,拂柳烟。
云卷青麟,飞云岫行穿。
霞客撰书黔游记,真山水,胸臆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