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都司路,应该是老贵阳最早的一条街道,也就是最早成形的街道。
据了解,因古人吝惜笔墨,此事没有记载。不过,贵阳最早修建(也就是形成城市规模)的是(元代)顺元城。
而作为一个军事城堡,城中最重要的军政机关就是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应该是最先修建的街道,很可能就是这个都元帅府门前的道路-都司路。
明代建贵州都指挥使司,司署就在元朝时的都元帅府旧址,清代把都指挥使司署改做新贵县、贵筑县衙门,后来成了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区分局,也就是现今都司路上原贵州省监狱局所在的地方。
元朝时期,顺元城掌控由湖广通往云南的大驿道,濒临南明河有险可守,而都司路临近顺元城南门,城墙沿河修建,把都元帅府设在这一带是有军事目的和需要的。
明初,朱元璋谋划西南一方军事,决定建武昌卫、贵州卫和成都卫,形成掎角之势。
贵州卫于1371年建立,由大都督府直接指挥。贵州卫和它所属的五个千户所就驻扎在现今都司路西端的一个山坡上。那时,人们把它称为“卫坡”。随着时间的推移,卫坡逐渐被铲平,“卫坡”的名称也被人们遗忘,现如今早已成为都司路的一段。
古代,军队必须随时出入,调动人马,于是便在贵阳的西南方向新开一座城门,命名“德化门”,也就是现今人们通常所说的次南门。
贵州卫重点把守南门和次南门,主要是控制大驿道,所属五十余个屯堡散布在今花溪、南明、白云三区域中。贵州卫选址于此,说明自元朝以来,这里一直是军事重地。
明代,贵州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它是设在元朝宣慰司都元帅府旧址上的。
于是,这条街便有了都司路之名,原来它侧面的桥就称都司桥或振武桥。从此,这条街便称为都司桥街。贵州都指挥使司在这里驻扎260余年。
清朝初年,撤销贵州都司,以都司衙署改作新贵县、贵筑县衙门,但都司在贵阳、贵州的影响实在太深远了,所以都司路的名称依然不改。
贵阳都市路小学的名字就是曾经改名都市路的例证。
晚清时期,军队驻防中心转到南厂路(今贵州省军区),都司路一带的军事地位有所下降,街道渐渐冷落。
可能是对都司的印象已经淡漠,也可能是时代演进须改新名,1941年贵阳改县设市时,采用了都司的谐音而改为都市路。那时的都市路并不繁华,也没有大的商店、银行,多是些小商小贩或手工作坊。
再后来考察街道渊源,尊重历史,贵阳市决定还原使用都司路的名称。
都市路的名称虽然取消了,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都司路反而更有都市氛围,如今的都司路,两边都是高楼大厦,灯火通明,很是繁华。
贵阳青云路:
人们从南明河畔走到青云路,70多年前,在此河边有水车,就是现在贵阳市图书馆旁的位置。那时,青云路还叫河南路,路南面全是农田和农房,是一个村庄,叫做河南庄。
但河南路和河南庄,跟河南省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这里位于南明河南岸而得名。
那时,河对岸的河滨公园还没有建成,叫做驿马坡,是菜地、草地为主的小山坡。
而挨着青云路西段的南明河段,是南明河最宽、水流最缓的河段,历来成为贵阳市民游泳、洗澡的好地方,原来河滨公园划船位置,在民国时期就叫做游泳池。
1941年,河滨公园建成后,这里开始供市民划船游乐。
到上世纪60年代,这里还建起一座步行小桥,叫做河滨公园后门桥。
从那时始,青云路成为市民进出河滨公园的一个出入口。
到1997年夏天,一场洪水,将这座小桥冲垮,贵阳市政府将其拆除后,直到2018年才重新修建了一座步行桥(彩虹桥)。
忆往昔,此河段,还是贵阳人捕鱼的好地方,除了钓鱼,还有用鱼鹰捕鱼和搬罾捕鱼,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因为河水污染,鱼虾稀少,再也没有看见当时捕鱼的场景。1999年,贵阳市政府在河岸修建了截污沟,河水恢复清澈,钓鱼人重新回来了……
1993年,贵阳市图书馆建成。不久,贵阳市图书批发市场在图书馆旁边开业,这里成为贵阳人看书、淘书的好去处。也成为大家看书与休闲的好地方。
青云路上的原贵州省广电厅大门内有一座两层的苏式大楼,是1956年建成的贵阳市工人文化宫,后山就是青云山,这也是青云路名称的来源。
1968年,贵州电视台在这里建立。
1979年,人们开始使用电视机,后来贵州台在青云山上修建了一栋信号发射楼,成为贵阳城的一个标志。
忆当年,在修建文化宫时,贵阳市总工会用20石谷子跟一家地主换了一对石狮子,摆放在外面的大门两端,因贵州电视台搬到了新路口,就将这对石狮子搬走到新台大门口,这里只留下两个基座。
而今,青云路河对岸的河滨公园已经建起了再生水处理厂,人民大道南段的大桥飞架南北,在青云路和河滨公园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为人们在此留连的好去处,通是游人们到此一游的山 水 园 桥别俱一格的风景旅游休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