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海拔2千米以上的云贵高原、云遮雾罩的大山深处,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的梭戛乡,生活着一支5千多人的少数民族,他们学名叫做菁苗。因为发饰极其像一个长牛角,所以又称:长角苗。
这支“长角苗”,没有文字,只有语言,大多时记事是靠刻竹和结绳。
老人过世、操办丧事收取礼金,就刻竹作记;操办婚喜事时,就结绳记事。而刻竹和结绳,也只有少数人懂得,比如寨主、寨老、鬼师等。他们远离外界,保留着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状态,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一位名为约翰·杰斯特龙的挪威博物馆专家,无意间闯入村寨,长角苗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后来村寨修了一条公路,但始终因偏远崎岖,当地仍保持着相对封闭的环境、原生的社会经济形态。
有媒体在2003年探访过长角苗,走进其中的新寨村,发现村民里具备高中文化的,只有1人,而初中文化59人,小学文化8人,文盲与半文盲共157人。当地女性,更是最缺乏教育的。
寨子里的女孩,是极度边缘的存在。“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家,迟早要嫁人,读那么多书干什么?”
“如果一个家庭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你们是让男孩子读书,还是让女孩子读书?”“当然让男孩子去读书。”这些都是长角苗老一辈的传统思维。
有些女孩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被指婚,
在对世界还不甚了了的时候,
就早早嫁做人妇。
在这个长角苗的社会体系中,
女性只是家庭中的一个配角可有可无的存在。
据说,一些长角苗的女孩,在还没有成年的时候,就在茫然无知中做出了影响一生的决定:早早放弃学业,14岁就嫁给一个比自己年长很多的男人,守着几个孩子,在大山里过完一生……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村寨,这样的故事在不断上演,循环往复。
如今,当我们有机会踏足这片土地时,都会惊叹它是一个世外桃源。然而,却鲜有人知道,
在这片美丽的原生态风光背后,
有一些女孩子,正值豆蔻年华,
人生经验就渐渐走向停滞,永
远失去探索多元世界的机会。
长角苗自称“蒙茸”(苗文写作hmongb
rongt),多数学者认为其属于箐苗支。长角苗大约有5千多人,住在梭戛高山上的12个寨子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苗寨依山而建,土墙茅房,原始质朴、纺纱织布,画蜡刺绣,飞针走线缝制美丽的衣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民俗保持完整,民族文化深厚,堪称人类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