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戏鼻祖今安在 上午拍完“千三歌节”仪式后,天已放晴,吃过中午饭,我们便抓紧时间去了一趟腊洞。腊洞距地扪侗寨8公里,是侗戏鼻祖(创始人)吴文彩的故乡。本打算从腊洞回地扪时再补拍一下“三千歌节”有关对歌比赛的画面,无奈吃完晚饭后突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一直下到深夜十二点才停下来。对歌比赛的画面没有补上,留下了许多遗憾。 腊洞坐北朝南,全寨300多户人家。从地扪出来一路爬坡,山谷狭窄,树林葱郁,翻过一小山坳,眼前豁然开朗,田园阡陌,侗寨依山傍水,几条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伸向寨子,登高俯看,水田里红红的浮萍片片相连,谷仓顺路边一排接着一排,其他侗寨,打下的稻谷都是放在家里,而地扪、腊洞一带,谷仓都建在路边靠近水的地方,谷仓底板离水面、地面约1.5米,这主要是为了防潮;靠水边而建则主要是为了防火。一户一座,几百户人家就是几百座,排在一起,成了侗寨另外一道风景线。 腊洞是侗戏发源地。侗戏,是我国民族戏剧的一个独立剧种,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几百年来,已广泛流传于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广西的三江、龙胜,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区,其创始人是黎平县腊洞村的歌师吴文彩,人称“疯癫戏祖”。 吴文彩,生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殁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享年47岁。吴文彩自幼聪慧,6岁进私塾,勤奋好学,广读诗文,他从小就很喜欢本民族侗歌,20岁开始练习编歌,并逐渐传唱开来,几年时间就成为远近闻名的歌师,被人称为“才子”、“歌王”。他编的侗歌内容贴切,比喻得当,易于传唱,很受侗族人民喜爱。如《开天辟地》、《乡老贪官》等,至今还在侗乡广为流传。 为何人称吴文彩为“疯癫戏祖”呢?当时,每年汉戏班子都要在节庆日子到侗乡演出,吴文彩时年29岁,对汉戏十分着迷,每演必看,甚至追随到别的地方看。看完还用笔记下来,走在街上,嘴里还直哼哼,旁人见状,都叫他“戏疯子”。 回到腊洞后,他对妻子说,从明天起,你送饭到禾仓给我吃,不见任何人。他待在禾仓干什么,编戏。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有人曾见到他偶尔从禾仓走出来,时而抬头望天,时而面地,时而面柱呆立,时而蹲地不动,时而狂笑,时而痛哭,有人问他,总是言不达意,颠三倒四,寨上人都以为吴才子真的疯子,于是避而远之。 三年后,吴文彩终于根据汉戏《朱砂记》和《二度梅》故事情节,翻译改编成两出最早的侗戏《李旦凤姣》和《梅良玉》。 当吴文彩兴高采烈地拿着剧本到鼓楼里唱给寨人听时,大家又惊又喜,顿时明白吴文彩并没有疯,而是为了避免干扰,潜心创作才把自己关进禾仓里,大家为他的志气、恒心、才智赞叹不已。1830年7月,《李旦凤姣》正式演出,立即轰动侗乡,人们争相传唱,各寨纷纷请吴文彩戏班前去演出和教唱…… 吴文彩去世后葬于腊洞寨头坳边上,墓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墓地周围,几棵几十米高的红豆杉,郁郁葱葱。墓地前溪水潺潺,小溪上建有一座风雨桥,墓下边建有凉亭,环境幽雅、肃穆。1982年2月,吴文彩墓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沿青石板小路进入寨子,干栏式民居整齐排列,十分整洁,布局严谨。 进入寨中,迎面见一座侗戏楼,但却不见鼓楼,寻 找半天,其实鼓楼就建在侗戏楼对面50米处。之所以说寻找不见鼓楼,是因为在我的潜意识中,鼓楼应该是十分高大雄伟,远远就能看到她的英姿。而腊洞鼓楼还没有民居楼房来得高。建筑样式也与别的侗寨鼓楼迥然不同。她楼高3层,歇山顶披檐式建筑,底层用木板封闭,2层四周有一圈回廊,3层檐下用弧形板装饰,既是鼓楼,又不像鼓楼,甚为别致小巧。 偌大一个侗寨,就这么一座小小的鼓楼,想了半天,百思不得其解。不过窃以为这座鼓楼倒是与吴文彩“疯癫”的个性很有点相似,腊洞出了一位癫狂的戏祖,就连这鼓楼也跟着癫狂了。 正是这种“癫狂”,也就愈显得古朴、可爱,耐人寻味……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