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凹上点香烧纸的妇女
“小桥”边盛放的贡品
“二月二·浪桥”的文化解读
祭桥分为架桥和敬桥二种。架桥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家无子。无子的人家架桥目的就是保佑上天送孩子来。二是主家有子。有子的人家就祈求上天保佑孩子除病消灾,健康成长。
在巫沙,架桥方式很多。有的人架木桥,有的人架马廊凳。架木桥的多为求子,请巫师占卜择地,吉祥日动工。多数还兴桥旁用石块垒一土地庙,意为土地神守桥。随后每年在“浪桥”日进行祭祀。架马廊凳一般设在大树脚、山坳口休息处供人落坐休息,也是青年们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苗族十分敬重“桥”。因为苗乡民俗认为:人从另一个世界来到人间,统统是从“桥”上过来的,桥是幼儿的保护神。因此在巫沙家家户户还会架“家桥”,俗称“小桥”。这是一种由三或五块木板拼合而成镶嵌在路人行走的路上的概念上的桥,方位的选择就是自家媳妇娘家的方向。
敬桥,则是浪桥日的祭桥活动。所祭祀的有全寨共有的“寨桥”,或同房家族共有的“家族桥”,以及各家各户为求子所架的“小桥”。此外,有些还祭设在自家屋旁的马廊凳、山坳上的木凳、岩石、古树等。
桥神不仅送子,还能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小桥每年各家自祭一次,不请巫师,由父母带领孩子到桥上供奉鸡鸭鱼、洒酒祭奠,并敬供糯米粑和鸡鸭蛋。家族桥如果已经腐朽,则会在浪桥日翻新修整。寨桥则是全村出动统一时间前往供奉。
奇特之处在于,巫沙苗寨的寨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路桥,它是在村寨旁山顶上的一个山凹,由于这里常年生长着楠树,还有十余棵百年楠木树,遂得名“楠木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