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 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回廊如带,曲径通幽,翘翼飞檐、雕梁画栋。整个建筑与石崖、溶洞、古树、藤萝融为一体,影射着三教合一。它们相互因地,因时,分别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工艺,硬是在一段悬崖上筑出中元洞、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等一片阁楼洞天。它气势雄伟、构思大胆、布局精巧。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典范之一。
史载,距今600多年的明洪武年间,此地便已形成与现存建筑群相当的规模,“明郡守黄希英建,工部郎中赵之绪购藏经,构层楼以贮之”。清嘉靖年间这里不仅增加了大量寺庙,而且有了宫室和书院建筑,后多有改扩建。雍乾时又有了万寿宫等商业性会馆建筑及戏楼。光绪四年,又增建了祝圣桥上的状元楼(亦称魁星楼)。
1956—1963年间,贵州省及黔东南州政府拨出专款,组织专人对青龙洞建筑群两度较大维修,后又对中元洞一组修复。
1983年起,贵州省政府再次拨巨款对青龙洞、紫阳洞、万寿宫、香炉岩等各组古建筑全面抢救和修复,青龙洞古建筑群得以恢复原貌。
此建筑名胜有如群星灿烂,通常以青龙洞概言之,成了历代游人流连忘返之地,文人骚客咏叹之物,为贵州的旅游事业开创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