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1、最早源自古代傩舞、傩仪。
2、宋代古傩舞与弋阳腔结合形成军傩。
3、安顺古为牂柯、夜郎属地。自秦汉至宋元,多为土司管制。其真正开发是明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实施“调北征南”战略决策并随之“屯田戍边”以后。来自江南诸省的士兵,“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为此,与江南傩舞、安徽傩戏有着渊源关系而又独具特色的地戏,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防御周边土著反抗的环境中,成了屯堡村民娱人娱神的戏剧艺术。为了生存,他们以演出《三国》、《岳传》、《说唐》等讲究忠义与正统思想的征战故事来增强团结与斗争精神;为了精神需要,他们在搬演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加进了驱邪纳吉敬神祭祀的傩的内容。随着岁月的流逝,地戏所担负的“寓兵于农”的功利目的已不复存在。而作为一种世代传承的文化现象,它已深深地渗入到屯堡人的生活之中,成为屯堡最引人注目的风俗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屯堡人,就没有地戏,而没有地戏,屯堡人就会丧失他最具光彩的特征。
4、由于地戏是以村寨中的大姓为主体构成,其传承关系在过去的年代是辈份相传,即剧目中的某一角色由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袭。如旧州詹家屯《三国》地戏队主要由詹、曾两姓组成,其“神头”曾建章已八十有零,地戏谱上写有“家族神、子孙继”,传承至他已有十六代。
5、明代嘉靖年的《徽州府志》上曾记歙州一带的迎汪公时“设……假面之戏”,而屯堡村寨迎汪公时也必有地戏队参加;清代康熙年的《贵州通志》上就刊印有戴假面、一锣一鼓伴奏的“土人跳鬼图”;清代道光年间的《安平县志》上记有“元宵遍张鼓乐,有……地戏之乐”。
6、20世纪80年代在江苏出土了明朝成化年间永顺书堂刊印出版的《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传》四本,其剧本结构的开篇、说白、唱句、用韵、诗赞等与地戏剧本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