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谱系
地戏为民间业余演出活动,因脸子制作不易,有固化剧目的功能,故不同地寨有不同的演出剧目,因之传承多由村落内大姓村民代代相传。演员只有家族的传承,无传统戏曲意义上严格的师承关系及拜师仪式等。三百来堂地戏的传承皆如此。
据旧州镇詹家屯村《三国》地戏队“神头”曾建章介绍,其戏传至他已有十六代,其子曾玉华、其孙曾小波都是地戏队的主要演员。
基本特征
1、地戏是傩戏向戏剧发展的过渡阶段。它演出过程中及演出前前后后,有“开箱”、“请神”、“顶神”、“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开财门”、“送太子”、“参井”、“参桥”、“参路”、“参树”等带有傩祭性质的仪式活动,但又搬演有情节、有人物的故事。尽管它没有生、旦、净、末、丑行当的区分,没有完整的伴奏及锣鼓经,没有丰富的曲牌和多彩的声腔,但是它有以“将”为主的人物区分,有粗旷的表演程式和套路,有简单的遗存古风的弋阳古腔,使它有傩戏的因素而又有戏剧的元素而独具特色。已故上海戏剧学院黄颐均院长称之为“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北京戏曲研究所的研究员感叹“徽班进京200年,地戏存在600年,从地戏身上看到了京剧的影子”。
2、地戏是屯堡人宗教信仰的延伸。屯堡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特定的生存环境下,积淀形成了特有的宗教文化,以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宗教意识在地戏的表演过程中得以浓缩和升华。剧中人物是天上“神灵”下凡,各种参辞仪式中寄托着他们的虔诚与祈求,把儒家的“仁”、释家的“慈”、道家的“为”诠释在生存智慧的选择上。
3、地戏是民间文化难得的范本。地戏的演出是以大自然为舞台,地戏的演员是终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地戏的剧本是村民喜欢而通俗易懂的大众化文学,地戏的表演是粗旷而简单的生活原型。从地戏身上可以看到苗家舞蹈的影子,花灯唐二丑角的打诨,庙宇神像雕塑的轮廓。它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是被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