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流传在贵州省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在毕节地区东南部,属乌蒙山系南麓,而猪场苗族彝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角,距纳雍县城65公里,地处东经105°02′至105°11′,北纬26°44′至26°51′,总面积93.18平方公里,海拔最高2213米,最低1752米。全乡座落在“开门见山,出门爬山,赶场翻山,种地开山”的群山环抱之中。这里箐竹丛生,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苗族同胞的世居地。丰富的野生动植物,为“滚山珠”提供了就地取材的芦笙舞饰。
分布区域
“滚山珠”主要分布在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的新春村、猪场村、猓保鸠村、水箐村等13个村。
历史渊源
该舞蹈主要反映了远古时期苗族同胞在迁徙过程中爬山涉水,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克服了自然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各种艰难险阻,体现了迁徙途中苗族同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子落夺”,是纳雍猪场一带苗族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上世纪80年代初,苗族青年王景才在原有基础上把技巧艺术融入其中,使“地龙滚荆”的表演技艺提高了一大步。1989年纳雍县文化局根据传说和表演艺术形式另取名为“滚山珠”,同年12月赴广州参加“羊城中华博览会”。1990年进京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同年11月赴广西南宁参加第四届民运会。1991年9月赴香港参加“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节”。1992年赴荷兰、比利时演出。1993年赴加拿大演出。演出剧照多次刊载《贵州画报》。
基本内容
动作古朴,刚柔相济,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技巧艺术为一体,由6—8人组合,头戴箐鸡翎帽,身着绣花白褂,脚着麻耳草鞋,或时以头为足,或时以人攀肩,吹奏着芦笙舞曲围绕梭镖或盛满水的碗进行舞蹈技巧表演,有脚踩麻杆不破之功。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等
芦笙、箐鸡翎帽、绣花白褂、麻耳草鞋、碗、梭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