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 正文

侗族大歌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等

 

  大歌是一种无伴奏的合唱歌曲,但也有个别侗寨男声演唱时,配以大琵琶作为过门引导歌唱。

传承谱系

  侗族自古没有文字,侗人用自己的文化选择了另一种有效的文化传递方式——那就是歌唱。这种歌唱也和有文字民族的学校教育一样,有着一整套严格、有序而完整的社会教育系统。在大歌传唱区域,大歌的传承和展演便是侗族文化教育系统的中心。
  在这一传承体系中,最基础的社会组织是“歌队”,寨子里每一个村民都是或曾是歌队的成员;传习歌唱的灵魂人物是“歌师”,歌师是寨子里公认的本族文化人并具有特殊的威望和权力,他/她们不仅系统地教授歌队如何歌唱,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歌唱教会年轻人认知本族传统并带领他/她们通过歌唱进入社区生活的每个细节。大歌自身有一个包罗万象的庞大“歌库”,其中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歌形成了明显技术难度等级和不同的文化深度,这为循序渐进的教学提供了目标清晰的材料。在长久的传教过程中,歌师们形成了一套稳定的“教歌”模式,这一模式以口耳相传、实践互动为核心,为社区中每个人有效的掌握和演唱大歌提供了可能。
从幼年开始,侗族孩子接受歌唱的第一课不是“唱”而是“听”。在各种空间和时间不间断的聆听,是侗人得以全民歌唱的社区环境保障。孩子们正式学歌之前一般已有3、4年听歌经验,大部分歌谣早已浑然于心,待到师傅们轻轻点拨,熟悉歌词,完整的大歌便可以朗朗上口了。
  小孩到4、5岁左右,歌师们开始给他们正式教歌。在第一回进鼓楼独立参与对歌之前,孩子们一直把自己看作是潜在的“参与者”。他们中多数人希望自己有能力用音乐表达自己,而自己的音乐也会被接受。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所获得的技能是有意义的,这种技能会有效地促进他们在社区中的生活。经常参加各种类型活动的“对歌”是大歌传承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歌手通过对歌提高了唱歌兴趣、增加了嘎老曲目并促进了演唱和对应的技巧。对歌,是男子们对喜欢的姑娘的邀请。唱的好、长的好、性格好的姑娘歌队常常是男子歌队争相邀请的对象。于是,真正的竞争是发生在同性之间。为得到更多异性歌队的邀请和青睐,年轻的歌队必须刻苦学习。正是这样的良性竞争机制和生生不息的歌俗,使侗人在学了十年、几十年大歌后仍怀着强烈的兴趣继续学下去。大歌,在良性竞争中习得;歌队,在鼓楼对歌中互动;技艺在无形有意中提高,大歌在这样的环境中传承下来。
  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群体演唱活动,大歌在传承过程中大多主要是以自发组织的兴趣爱好组合中相互教授,并在各种群体性演唱活动中得到提高,而歌师在这一传承过程中并不能作为主体,因为歌师本身就是从这种群体性的大歌演唱活动中应孕而生的。所以,一但某种文化成为一个民族发展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支柱,并成为这个民族的社会性活动时,就很难去列出一个具体的传承谱系。
  侗族大歌伴随着侗族人的降生、成长、死亡,每一个侗族人都与侗族大歌生死相依。这其中仍不乏有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


 5/9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摄影 谢志强 文字 黎平县文体广播电视局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0-08-19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