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福泉阳戏由内坛和外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就是以祭祀仪式出现的二十四坛法事,具有还愿的性质,故民间又称为“还阳戏”、“还愿戏”或“愿戏”,有开坛、发牒、正清、领牲等二十四请神、延神、酬神、送神仪式和“上刀山“下火海”、“顶华盖”、“悬钩钓斗”等特技(法术)表演。内坛法事演出不戴面具。外坛主要是戏剧表演,一般都叫“戏”或“演戏”,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其间还夹杂着花灯表演(故阳戏班的人员一般也是唱花灯能手)。主要剧目有《楚汉相争》、《萧何追韩信》、《霸王别姬》、《孟姜女》、《桃园三结义》、《柳青》、《梅花》、《二郎锁孽龙》等100余个。剧目较优秀,艺术性较高,已基本摆脱了宗教祭祀的束缚,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外坛戏剧表演必须戴面具着装演出,演出前需搭台、设坛,祭祀阳戏所敬奉的神祗,除川主、土主、药王、帝君四尊神袛外,还有小山神、增奉关羽为圣的神袛。
福泉阳戏有舞有唱,唱腔高亢。其中的“傩腔”是阳戏独有的曲调。伴奏不用丝弦,全部是锣、鼓、镲等打击乐器。
福泉阳戏的正规演出每年举行3次。第一次在农历正月间演出,演出时间4天4夜;第二次在农历五月十三日“单刀会”当日为纪念关羽而演出,地点在当地的关帝庙前,时间1天;第三次演出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纪念神话中的二郎神和历史上的二郎(川主、水神)而演出,祈求庇佑一方平安。此外,还为民间“还愿”进行演出,但相对于正规演出要简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