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鱼场景
基本内容
杀鱼节,苗语称“停米”,意为“杀鱼”。每年的农历三月,是清水江畔的苗族人民的传统杀鱼节的时间。杀鱼活动分六个河段,按照村寨划分的习俗,每年杀鱼节的具体开始时间,都由“约头”提前派人通知各寨的“鱼头”开会商定。一般根据当年的气候而定,以山上的化香树叶长到五六寸长的时间确定为开始杀鱼节的时间。因为,杀鱼之前,先要用化香树叶舂融后放到河里将鱼闹昏,据鱼头介绍,化香叶太嫩和太老药性都不行。杀鱼节开始的时间确定后,从最下游河段开始杀鱼,每隔三天,杀鱼的河段往上游移动一段。各个河段开始杀鱼前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并通知邀请上下游各寨的人都可以来参加。杀鱼节从开始,延续二十余天,是清水江两岸苗族传统节日中活动时间最长的一个节日,每年汇集的人数可达万人以上。杀鱼这天,天亮前,妇女不能出门背水或做其他事。相传若在路上碰上男人就不吉利,不是杀不到鱼就是回不了家。直到男人们都出门离开寨子后,妇女们才在家里忙碌起来。她们背水,做饭,磨豆腐,煮香肠腊肉,到中午时分,她们穿上节日盛装,带上自制土酒和佳肴给男人们送“鱼饭”。姑娘们也相约成伴,腰箩里装上自家准备的花糯米饭,送给杀鱼的小伙子们吃。谁的饭团吃光了,谁就最受小伙子们青睐,谁就感到高兴,父母也觉得自豪。杀到鱼后,大伙就在岸上烧起堆堆篝火,用三颗石头支起铁锅,用清水煮鲜鱼。大家吃着鲜美的清水煮鲜鱼,喝着自家酿造的美酒,谈笑风生,尽情欢乐,直到夕阳西下才沐浴着晚霞回家。远道而来参加杀鱼节的群众还借此机会串亲访友,联络感情,共享节日的快乐。而青年人们,则嬉戏打闹,谈情说爱,吹木叶,唱情歌,幽会在清水江边的山岗密林之中。吃完“鱼饭”,青年叉手们趁兴到邻近的小支流上,开展“杀叉杆”比赛。健儿们分站河的两岸,对杀鱼。一方将空叉向对方杀去,另一方邮发迎面杀来。你来我往,银叉翻飞,水花四溅。都力图把对方的鱼叉杀中,一旦杀中,立即把对方的鱼叉拖回来,或把对方的叉杆杀断,迎来观众阵阵掌声,直至傍晚尽兴而归。“杀叉杆”已成为杀鱼节中的一项苗族传统民间体育竞技活动。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等
参加杀鱼的男性苗胞,每人必备鱼叉和鱼串。鱼叉是铁制的,分四齿、五齿、六齿三种。齿锋尖利有倒钩,装上二到三米长的竹柄,柄系一条长绳,长八至十五米。绳的另一端缚在手腕上,以便飞叉杀鱼收绳提叉。鱼串用麻和棕丝做成,两端穿上竹片针,作串鱼用。
到江边杀鱼时,每人背一包舂融了的化香叶(一种野生木本植物,能毒鱼)交给“鱼头”(苗语叫“笛把”),统一堆在江的两岸。所交的化香叶,要大致达到通知规定的数量,如差得过多,“笛把”要叫他补交,否则不能参加杀鱼。不带和少带化香叶的人,当场会受到群众的指责。主持人“笛把”是由有声望的寨老或杀鱼能手充任,负责主持和维持杀鱼节秩序。在整个杀鱼活动中,凡是参加杀鱼的人,都必须按照寨俗河规行事,否则“笛把”有权对违章人的杀鱼工具进行没收或砍断叉杆。还要选一批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当投药手,其余的人聚集在河的两岸准备杀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