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贞丰县对门山村这面铜鼓,经贵州省博物馆有关专家考证,是贵州少数民族中唯一的一面属两广类型的灵山型鼓。“该鼓通高35.5厘米、面径55厘米、足径57厘米,是粤式铜鼓中最小的。鼓身为三段式,胸、腰、足界线分明。鼓面双弦分晕,共四晕,晕间无纹。鼓心光体十二芒。鼓面最外圈有四组蛙足痕,经仔细观察,蛙足痕非立体断落所至,而是预先设计铸造的。鼓面伸于胸外,无垂廉。鼓身亦为双弦分段,足部有四种双弦纹,余无其他纹饰。耳为绳辫纹扁耳。从鼓体的大小及纹饰已消退的情况来看,这面鼓应是灵山型铜鼓中的晚期作品,时代可能在唐代”。
根据这面铜鼓的历史渊源,余氏家族将铜鼓保存至今,而随之传承下来的“十二则”铜鼓乐谱,充分说明了“十二则”乐谱的原始与古老。据余氏家族老人余雁祥讲:“铜鼓十二则,是家族中老一辈秘传下来的,学习演奏十二则时老人一边念‘口诀’,一边教演奏,以‘口传手授’的方式延续下来。至于铜鼓十二则的来历与历史,已无法考证了”。余氏家族传承下来的铜鼓“十二则”鼓谱已遗失,余雁祥老人只背诵了第一则鼓谱口诀:“少许常,常许少,少许常许少许常,赊赊少许常,少少许许常,少许少”。这一则“口诀”文字只表音,可能是指敲击不同部位的声音。现今承传人对铜鼓“十二则”的记忆逐渐模糊,演奏上也不尽完整,而且敲击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深感铜鼓“十二则”面临失传的危机。
基本内容
布依族“铜鼓十二则”主要是家族式的传承与流传,因家族的不同,传承下来的“铜鼓十二则”也有所区别,但总体结构上基本一致。“十二则”铜鼓乐谱是由十二段核心谱式组成,贞丰“十二则”铜鼓乐谱在整体上结构规模较短小,最短一则有18小节,最长一则有38小节,全曲共347小节。鼓谱音符排列较稀疏、单一,节奏舒缓一些,有二分音符的延音、增时。其特点是,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十二则”鼓谱分为前段、中段、结尾三大部分。
一、前段:以⊙ ☓☓│⊙ ─│⊙☓☓│⊙☓ ☓☓│⊙ ─│的节奏作为开始句,敲击鼓心的重槌基本落在强拍上,节奏及敲击部位分别较统一,乐句划分也较明确。
二、中段:鼓点节奏与敲击部位变化较大,其中运用了休止、连音、十六分节奏等手法,结构上采取了减缩、扩充。其特点为:结构不规整,乐句长短相间,竹条演奏加花丰富,鼓点的节奏处于变化较大段落,应该是铜鼓“十二则”鼓点的“华彩段”。
三、结尾:以 ⊙ △│⊙ △│⊙ △│△ ⊙│△ ☓☓│⊙ △│⊙☓ ☓☓│△ ⊙│⊙ ─ ‖的节奏作为结束句,整个结尾句结构规整,节奏及敲击部位较统一。具有我国民族传统曲式中循环体种类的合尾式结构特征,这种结构特点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段落组成的乐曲中,每段或绝大部分段落的结尾相同者称为合尾式。而各段的合尾部必须原样重复或变化重复。“布依族铜鼓的乐调鼓点,各地不尽一样,但大致分为十二段,每段前大部分各异,而结尾部分则段段一律”,充分说明了布依族铜鼓“十二则”的合尾式结构特征。
布依族村寨至今仍然保留了节日、丧葬使用铜鼓这一传统习俗。据《贞丰县志》记载:“取用铜鼓时,要用一吊谷穗去 ‘请’,并用黑布包好不让其露面,传说以防途中趟水过滩时,铜鼓会跃入水中与龙王打斗”。“铜鼓十二则”主要表达了一年十二个月中,布依人民劳动、生产及生活的情景,根据季节的不同,表现娱乐、春耕、种植、施肥、栽秧、割草、放牛、丰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