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华坛班位于黔东南州岑巩县平庄镇平庄村凯空组,是岑巩县政府思州“喜傩神”文化宣传中傩戏和傩技表演的主推傩坛班之一,掌坛师为肖光华。因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引导,肖光华坛班人员逐渐从民间祭师变成傩戏文化表演师,多年来代表地方傩文化多次至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国内多个省市进行傩戏表演、傩技展示和傩文化交流,深受专家学者和群众喜爱。地方政府支持兴建的思州傩技傩戏传习所更向众多来访学者、游客、记者和傩文化爱好者展示了思州傩的古老历史与丰富底蕴,所藏诸多傩面具、案子、神像和法器,无不向来访者展示思州傩的独特魅力。掌坛师肖光华(法名肖法全)出生于1964年出生,现年57岁,汉族,岑巩县平庄镇平庄村凯空组人,熟练掌握上刀梯、下油锅、口吐红火、脚踩红铁、喊竹等傩技和众多傩戏节目表演,现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据肖师傅口述,他自从14岁开始便随父亲系统性学习傩戏,27岁正式过职,肖氏坛班传承方式为祖辈单传,至肖师傅儿子计已承15代。1993年10月,肖光华和傩戏团受日本大剧院邀请,参加日本第四届傩文化研讨会艺术节,思州傩技傩戏首次从民间祭祀仪式走出国门。
为发展壮大思州傩技傩戏,肖光华注册成立岑巩县思州傩文化演艺中心,并打破傩戏傩技自古以来“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坛规,开始对外授徒。肖师傅称“现有徒弟30余人,包括8名女徒弟且县内外慕名而来拜师学艺的人很多”。为增强市场观赏性,肖光华推陈出新,为团队添置银装、法袍等表演道具,并由原有节目24各编排增至88个。岑巩县、黔东南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纷纷入驻凯空组,肖光华家被该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规划部署为思州傩技傩戏历史博物馆,并将他的戏团作为全县旅游资源项目进行开发、利用。
丁光顺坛班位于黔东南州岑巩县包东村大塆组,坛班共师徒4人,主要傩事活动为还愿、冲傩和其它小法事,辐射周围村寨,兼有傩戏表演并经常同凯空肖光华坛班一起受邀演出。掌坛师丁光顺,汉族,于1945年7月11日生,现年76岁。丁老先生拜师就职过程坎坷,1973年1月13拜师平庄镇刘平定(法名刘法海),作为外姓弟子拜师学艺,丁光顺对师父所授诚感在心、勤于耕犁。但1984年8月初10,师父的溘然长逝时丁光顺仍未举行迁堦过职仪式,未能出师,最终在师叔李启明的见证下,于1987年10月10正式迁堦过职。现家中存案子、法器、神像和面具若干,均有百年历史,其中以一法杖和桥案最具特色,大部分面具和所有古科仪在文革期间均被焚毁。丁光顺老先生家中古科仪唱本现已不存,但保留有当初过职时留下的香案,各类法器如令牌、师刀、神印、师棍、木卦、牛角等均有30年以上历史。印象深刻之物是从阁楼上拿下来的一只老鼓,一面破损,布满灰尘,但用手轻敲,仍能回响起当初傩戏坛班在当地兴盛时行傩敲下的余音。此外有师承面具若干,如判官两具、先锋一具、八郎一具、秦童一具、和尚一具、土地一具等。现有三名弟子,一般为附近乡亲做法事和表演傩技傩戏,据其口述一场法事仅收两百元,价格较低但法事严谨,认为收价如此遂为心安。
丁光顺及以其为代表的老一辈傩坛师是思州“喜乐神”傩文化最坚定的守望者,他所秉承师父“学手艺是百家门上救良民而非发财”的理念,多年来勤勤恳恳、认认真真行傩事,为乡邻做好事、积功德,轻利轻名。不因顺应时代而变,不因金钱名声所变,只为良民所需坚守,坚持着思州傩最原始与根本的技艺,展示着传统傩文化根性与韧性的部分。
傩师,为神灵祭祀奉献者,为事主驱邪纳吉者,为百姓带来欢娱者。思州(岑巩)之行的傩文化纪事,所见“喜乐神”这一古老思州文化在今时今日的民间乡土社会,它因生计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变迁而艰难求存,又因自我变革与交融贯通而发展,更因老辈傩坛师的坚持与守望强韧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