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状况
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反排苗寨木鼓舞也面临人亡艺绝的严峻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上的影响。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反排木鼓舞作为祭祀性的舞蹈,被视为“四旧”而被禁止。在这三十年间,许多老艺人,已作古。现在系统的、完整的掌握原有的鼓点,跳法的人为数不多,有的鼓点、跳法已近艺绝的边缘。
2、经济上压力的影响。过去作为稻耕生产,自给自足的族群,进入现代社会,由于人口的增加,现代生活高质量要求的压力,原有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人们当前的需求,在开放的政策下,人们纷纷离开故土,特别年青人更是远走他乡,寻机创造自己想要的财富,久而久之,随着他乡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浸泡,他们原有的文化技能和原有的心理文化特征,渐渐地丧失和异化,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了对自己祖辈所处的环境和文化存在着一种自卑心理,瞧不起自己的家园和文化,更不愿意做出努力将祖先的文化遗产传承延续下去,致使民族民间文化逐渐走向消亡。
3、舞台艺术需求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反排苗寨青年,为了外出创收,带着以反排木鼓舞为主要土风歌舞到全国各地去演出,本来就没有完全掌握木鼓舞艺术,加之舞台艺术的需要,他们采取断章取义,任作改造,致使原有系统的完整的舞蹈艺术,残缺不全,逐步面目全非,现在有的章节已不被他们掌握。
4、外来文化的影响。由于交通的改善、通信、电视媒体的发展,加之家庭影视文化电器的普及,部分居民虽不离开本土,但视野已经不断的开阔,自娱自乐的家庭文化电器的方便,与外界往来交流的增多,不受集体共同参与的个人自由,加之对现代时尚文化的追求,久而久之,渐渐地失去了自己民族文化认同的心理,从而大大地加速了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品种的灭亡。
5、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普及对苗族文化来说是一把真正的利剑,一方面为苗族人获得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并进入更多元的文化场景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和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则将苗族和本文化隔离开来,为生命构建了一个与日常生活及族性传统几乎毫无关联的知识体系。
这就是说,青少年整个成长期都在现代学校度过,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所获得的知识都是国家统一教材的知识和社会共性知识的教育,他们所有时间都集中在现代学校安排的知识学习上,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去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加之苗族是稻作无文字的民族,苗族青少年要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客观上已成为不可能。
另外国家人口与计生政策的实行,大多数的家庭都少儿少女,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加之父母望子成才的心切,所有资金的积累都用在自己子女读书求学上。客观上父辈已无视下辈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就是导致民族文化无人传承的境地。
总之,导致民族民间文化品种面临涉濒危的因素很多,现在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已成为必要和紧迫,对此要采取一切措施对优秀的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图片提供/台江县旅体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