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英,1962年1月出生于以苗族刺绣闻名于世的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1967年开始,用了40多年的时间,学习钻研关于苗族刺绣的一切。
贯穿一生的苗绣学习,学无止境
张文英为我们介绍说,她从5岁起,便跟着母亲开始学习刺绣,到了十五岁便成了行家里手,开始边上学边出售自己的刺绣作品并开始着手为自己准备嫁装了。刺绣技艺的高低是衡量一个苗族妇女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也是苗族姑娘出嫁的本钱,直接影响到她们的前途和命运。刺绣是苗族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用于装饰苗装上的领子、袖子、肩部、围裙、裙子等部位,而很少作为单纯的艺术品。生活在施洞苗族村落里,刺绣在我的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
苗族刺绣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极为复杂,就原材料而言,除需用各色彩线外,最具特色的是多使用自织自染的黑色亮土布。这种土布的制作工序繁多,最关键在于染布,用自制蓝靛,再加上黄豆水、红子刺根水等反复染十几二十次次才成,而且每染一次都须不断捶打,染好的布显紫褐色,平滑发亮,永不变色。用这样的土布制作出来的刺绣别具风格,韵味十足。 就苗族刺绣的制作技巧而言更是多种多样:有平绣、辫绣、堆花、缠绣、贴花等十余种针法。尽管苗绣针法种类复杂,但归纳起来主要分为平绣和凸绣两大类。平绣的制作方法是用彩线照剪纸纹样把图绣在黑亮布上,由于丝线盖在纸样上施针绘线,绣出来的纹样比平面略高而显浅浮雕感。其特点为针脚整齐,图案光滑,色彩上一般多以蓝色或红色为主色调,再配以其他色彩。平绣在贵州、湖南、广西、云南等苗族地区流行较广,其中以贵州清水江流域、云南文山等地尤为突出。凸绣的突出特色在“凸”字上,由于凸绣是在底布上先铺上多层剪纸而后施线刺绣,因而绣出的花样明显凸出,具有高浮雕效果。凸绣流行于贵州黔东南、湖南城步等苗族地区。
古代苗族先民也认为不但动物之间可以互相渗透,动物与人,人与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同样也可以互相转化从而获得其神秘力量。这种原始思维直接影响了我们苗绣创作的内容和形式:首先,从它所表现的造型内容上看,在今天仍流行于贵州台江县施洞镇一带刺绣中的“人首鱼身龙”、“鱼身牛角龙”以及“鸟龙”、“蚕龙”、“虎龙”等奇特造型中,我们不难看到苗族先民这种原始思维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