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长着人头鱼身子的“人首鱼身龙”和头上长水牛角鱼身子的“鱼身牛角龙”等怪诞诡秘的艺术形象,实际上是农耕文化和鱼文化在苗绣中的投影。施洞一带的苗族生活在美丽的清水江流域,长期以渔猎和种植水稻为生,因而形成了对鱼、水牛乃至对人们臆造出来的掌管风调雨顺的神物—龙的崇拜,并通过“互渗”的思维方式,运用幻想性的造型方式,把人、鱼、牛、鸟等客观自然物按照他们的理想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重新营造出许多符合他们审美意识的复合形象,并赋予了它们超自然的神性和力量,寄托了他们的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在他们这种不受任何逻辑思维规律支配的原始思维方法中,神秘性质的“集体表象”也得以传承下来,并保留至今。在今天的苗绣中我们随处可见到鸟的冠毛和尾羽变为美丽的鲜花,人长出翅膀,蝴蝶长着人脑袋,龙变鱼、人变龙等等天真质朴的复合形造型图案,这充分反映了苗族妇女崇尚大自然的原始心态,同时也体现了她们惊人的艺术才能。
苗族服饰可以根据服饰刺绣图案、色彩及做工的精细程度不同而分为很多种类。但一般地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不同场合、不同地域使用不同的服饰,但归结起来不外乎分为盛装和便装两大类。盛装是苗装中最华丽的一种。因其服饰布满诸多复杂而色彩绚丽的刺绣图案而得名。我们黔东南地区的苗族盛装上刺绣使用的色彩主要有三种:(1)以红色为主的红色调,主图案花纹多用朱红色,而花纹的次要部分纹样及边缘图案则辅以淡黄、白、浅蓝、紫红、玫瑰红、绿色等,如革东、施洞、划一等地;(2)以深蓝、紫色为主的蓝色调,再配以褐色、白色、绿色、黑色等冷色挑绣花纹的枝节部分,如我们施洞镇、革一乡、以前的革东一带;(3)以绿色为主,并辅以红色、黄色、玫瑰红、黑色的绿色调,如台江县城郊和排羊乡等地。以上三色的绿色调,其底色均为黑色。蓝色调因花色(蓝色)和底色(黑色)对比较弱,故以蓝色调花纹刺绣装饰的苗装,苗语称为“欧啥”(暗衣);而用红色调刺绣装饰的苗装,因红色花饰和黑色底布对比强烈,被苗语称为“欧拖”(亮衣)⑩。制作盛装刺绣工艺复杂,费时费工,所以平时不轻易穿,只在走亲访友、陪客、赶场、过节时穿用。
相比之下,便装则较为简单,只有少量的纹样,色彩单纯,多为平时生活和生产时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