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红军长征两次转战台江,走遍了台江大片地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革命遗迹。
中央军委纵队驻地 偏寨是台江县施洞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台江县北部清水江南岸,镇台公路从村上通过,距县城36公里,距政府驻地1.5公里,与施秉县马号乡隔河相望。全村有偏寨、石家寨和杨家寨3个自然寨。 1934年12月24日,红军总政治部从剑河柳川出发,经过两天跋涉,26号来到偏寨。在总政治部到来之前,先头部队的一个排已提前几天到偏寨踩点,选定石家寨石定录家为总部行营地。
石定录家位于台江县施洞镇偏寨村石家寨,清水江河畔。距台江县城38公里,距施洞镇政府驻地约2公里。石定录家老房为两栋两层木房,长10米,宽16.7米,高6米。正面外墙为土墙,这栋木房墙壁上有三处还保留有毛笔写的标语,一楼内墙标语有些模糊,二楼外墙写的是“红军是工农的军队!红军政宣”,“公买公卖,红宣”;二楼内墙上写有:“打倒屠杀工农的国民党!中国工农红军万岁!”。
12月26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来到偏寨,一起在此驻扎,毛泽东在此度过了他41岁生日。
施洞红军渡 施洞红军渡口位于台江县施洞镇。施洞是台江县北部政治经济的中心,历来为镇远至台江的陆路交通枢纽和清水江中游水道的水上交通咽喉,清乾隆初年就已开辟为市场,也是兵家必争的要地。1934年,红军长征时曾两次由施洞口渡河北上。第一次是由任弼时、肖克统率的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在清水江北岸的冰洞击散胜秉分县(今属施秉)常备队大队长潘开国的常备队和纠集起来的民团后,于29日渡清水江到施洞口宿营,“台(拱)黄(平)麻(江)炉(山)”等县防共指挥部指挥官王道炽部不战而逃。30日又由施洞口渡江,一路北走施秉,一路沿清水江北岸西走黄平。
第二次是由红一、九军团、中央军委纵队(按黎平会议精神,中央军委纵队与三、五军团组成左路纵队。但在行军途中,中央军委纵队与完成黎平会议保卫任务的红五军团一部在锦屏河口沿右路纵队行军路线行进,此后跟随右路纵队主力行动)组成的右路纵队主力,于1934年12月月26日到达施洞口一带后,27日,搭浮桥由这里陆续过清水江,由一军团十五师和九军团组成的一部直接奔袭镇远;另一部以一军团二师为先锋,由清水江北岸向西挺进施秉和黄平。
红军在施洞期间,走访贫困百姓,与群众认老乡;刷写标语,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没收地主富商的财物补给军用和分给穷苦百姓。赢得群众拥护和帮助。红军要过河北上,很多苗族群众献出船只,扛出木料,送来门板,挑来箩筐,有的连石磨也扛出来,支援红军。船工张荡东等数十人跳下寒冷剌骨的河水里,与红军战士肩并肩共搭浮桥。大军过桥时,周围一带的群众汇集桥头、河边,欢送红军,那种依依难舍之情溢于言表,呈现出一幅惜别亲人的动人情景。
台江烈士陵园 台江烈士陵园位于台江县城老街西侧,始建于1952年下半年。
台江烈士陵园原为县城古城墙外的一座小土丘,土丘上有百姓零星开挖的一些菜土,周围有些稻田。1951年9月8日,年仅39岁的首任台江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子奎因病去逝,台江人民出于对这位为解放台江付出重大贡献的南下领导干部的崇敬和爱戴,决定将王子奎安葬在县城城墙外边的这座小山土丘上。1952年下半年,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决定将这座小山丘建成烈士陵园。此后,解放后各个建设时期牺牲的县籍烈士,根据家属意愿安葬在烈士陵园内;过后,又陆续将红军长征过台江途中牺牲的和解放初剿匪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遗骸陆续迁入园内安埋。
烈士陵园坐北朝南,门前多级石坎阶梯拾级而上,大门两边刻着醒目的对联,上联为“继承先烈苹革命传统”,下联为“发扬前辈爱国精神”,横联是“烈士陵园”。陵园四周高墙围护着,陵园建有纪念塔矗立于正大门内20米处,塔正面上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塔的正前两侧为两个六角小享,专供前往瞻仰游人休闲。园内面积为3133平方米,安葬烈士37名,其中无名红军烈士墓塚23座,解放初期剿匪和解放后各个建设时期的有姓名烈士墓塚14座。陵园内纪念塔前及墓穴周边,栽种有女贞、柏香树等,四季常青。每年清明节,台江青少年学生及各界人士都前往烈士陵园扫墓、奠祭英灵,是台江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