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翁型
女装复杂多样,讲究发式。常用几束假发参与真发挽髻,髻两边挽成两个圆圈,称为“鹰眼髻”。右边横插一根龙头形银簪,髻内插有银钎或银花,髻后插大银梳。便装以红、绿、蓝、白、青等棉纱参丝线织成长方型花格帕包头(包时顺边翻转折三四折,约宽二寸。由前额向反时针方向围头一圈余,两头交叉后,用巾头翻折插进额前接帖处扎紧)。包后发髻和梳子均露在外。盛装不围头巾,而围银花带。银花带极讲究,以银子打成螳螂、蝴蝶或马等立体纹样,然后编挑起来,钉在一块白布上,插银凤,饰二两左右的大耳环。上装为大领右衽短服,外型与方你型相似,但袖与衣襟均较方你型短些,色彩有红蓝两种。便装以蓝色居多,而以深蓝色为主,适当以褐、紫红和黑等暗色与花纹的枝节相岔,或用于一些花纹中的小角上,在花纹的一些小角上或边缘等处用部分粉绿、淡黄、白、深蓝和紫红或玫瑰红等色,称为“欧涛”,意即亮衣。刺绣喜用散花线刺绣,平挑花、织花、堆花等方法。图案有几何图形和各种动物、花卉等,绣时多采用水云纹。织时采用几何图案形。纹样中龙、凤、象和狮等占了重要的地位。花饰及银饰中,有“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松鹤并蒂”等类纹样。方囊型银饰最为富丽,饰法与方你型、方纠型相同而比之丰盛。80年代后,年轻女子在白布衬衣的肩、袖、领等部位绣上红、绿色化饰,缝制成夏便装。常服多穿长裤,并在前后各围一张织满花纹的围帕,与暗底暗花衣配套。盛装着百叠裙,裙身分为两段,下段短并用夹层,打折也不一致;下段打两折,上段打三折;在上下段连接处嵌锡片,并用深红色丝线插围一路,裙 高亮而无花(裙子不合缝,为后围腰式,苗语称“裤坝”),长齐小腿肚。夏季赤足或穿凉鞋,冬季穿胶鞋或绣花勾鼻布鞋(鞋帮且两瓣合成,用青色缎子或丝绒制成并绣以花纹)。很少穿草鞋。解放后,清水江沿岸村寨的妇女便装时,除中、老年妇女穿 民族服饰外,年轻女子和儿童保留头饰,装束与汉族同。方翁型服饰分布在施洞、平兆、老屯,良田的黄泡、良田、景孝,四新的南哨、四新、旧州、坝场的阳屯等乡村。
方南型
妇女头饰与方南型稍同,将一块专制方形花格布帕顺边折后,朝顺时针方向(与方你型相反)包头一圈,把发髻大部分露出外面。但发髻挽得比方囊型大些,髻底略向后下拖。上装为大襟(无小领),左衽半体衣,较长,盖过臀部,领稍后倾。袖窄,冬季服饰袖较长,盖及手腕子。在裙子与衣角相接处,挑有三路横向细窄的红、黄、青彩色水纹,据当地口碑,上一路代表黄河,苗语称“翁仿”;中路代表长江,苗语称“翁育”;
下路代表大西南,苗语称“翁方纳”,意即家乡(三路的变形图案则是山林、田园、牛羊、村庄、人物等,都与苗族古代迁徙史上的三大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裙子前面围有花裙帕,与裙同长,裙带有五彩丝穗。腿缠红,黄色编织的绑腿由踝部往上缠至膝部,呈环状形,并在缠齐小腿前留有一五彩丝穗,看去就显得脚上的分量很重。脚穿绣花鞋,不拔鞋跟。女童装最具特色,夏季衣袖无花,在肩部横钉约二三公分宽的两条纱绣花条,有的钉成十字形;冬季的夹衣有背部附以一块数纱绣成的几何纹样花块,约占有背部的三分之二,称为“欧降”,十五六岁后就不穿了。嘎东型的便装与方囊型区别不大,银饰没有方囊型和方你型富丽,一般戴两三对手钏,两根银链和两根银项圈,一对耳环,一把银梳,一两只银雀。式样与方囊型和方你型同。刺绣主要采用挑花和织花的方法,纹样大都属几何图形。方南型服饰是指以革东为代表的服饰,在台江主要分布在县城和南宫乡的交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