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寺,在遵义市中心湘山上。位置佳、风景美、规模大,是黔北佛教中心,也是一处旅游名胜。
相传湘山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公元766年左右),名万福寺;元元贞年间(公元1295年左右)名护国寺;明末从湘山改为今名。千余年中,几废几兴,尤以明末平播之后,夷为平地,至清乾隆初年才得重修。后来嘉庆、光绪两朝又先后扩修,形成规模。清代任遵义知府的赵遵有诗形容;“万叠峰峦涌一岛,攒青蔚翠周围绕。上有参差特出之禅林,仿佛华严楼阁现云表。”民国以后,渐趋衰微,1939年更被国民党军政部征用作弹药库,僧走庙废,数十亩庙田也被经管土绅吞没。解放之初,遵义人民政府就着手修复湘山寺,到五十年代末,陆续召回了九僧三尼,从其他寺院移来玉一尊,木雕十八罗汉及法器经书等等,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再历经八十年代以来的多次增饰,如今的湘山寺,呈现出千年庙史上从未有过的壮观,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湘山寺现在的建筑面积,比旧制扩大了一倍。由山门、前殿(天王殿)、小殿(韦驮殿)、大雄宝殿、后殿(观音阁)和藏经楼组成整体。殿周石栏取材遵义地区所出白棉石,洁白莹润如汉白玉,雕工精细。大雄宝殿的一副楹联,为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专为湘山寺挥写,文曰:“芬郁灵台三际佛光常照澈;华严觉地十方法界总华融。”佛菩萨塑像,则出自四川佛塑名家潭家文之手,是其得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