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城群山环抱,环城诸山层次分明。近城有东山、鱼山、大石岩等,山山俊秀玲珑。外围城东群峰耸立山峰之间峡谷幽深,峭壁对峙,雄奇险峻,蔚为壮观。城南有“风岭朝宗”发脉,城北有“墨峰耸秀”锁水。城内一水南北穿流,将城划为东西两半,而又以“贯城五桥”把东西两城连为一城。穿城河段天然石岸犬牙交错,沿岸绿树成荫,两岸井泉喷涌,四方井、冒沙井、回龙潭……大小70余处,把城池装扮为泉城。城里城外寺庙、庵观、楼阁等古建筑20余处,使织金城享有“古迹城”美誉。
在清代,县城先后修建街巷16条。城中部建长寿街、聚宝街、广通街(今新华路大部分)、经司巷,东部建朝阳街(约为今新华东路)、织金街(今工业路)、察院街、宾兴街、顺城街,南部建通顺街、交济街(今小市上),西部建长兴街,北部建清宁街、将军街,东北路一带建兴隆街、天柱街。街面多为土质或碎石铺成,一部分街面为片石。
民国时期,县城建街道23条。即:中正街(今财神庙至仓巷道段)、九对街、卖油巷(今十字街口至太平桥)、东门街(今新华东路)、烧锅市(今工业路)、铧口街(今体育场北部一带)、小东门、口袋街、顺城街、龙潭坎、吏目街、南大街、南门外街、小街(今南通路)、濠头、西前街、西后街、大水沟、白家坝、人寿街、正顺街(亦称黄七坡)、清宁街 、将军街。街道最宽的中正街,宽8米,最窄的口袋街为3米,街面用碎石和石片铺就。
解放后,县城建设有所发展,街道逐渐加宽加长。50年代初,将贯穿城中心的南北大街扩建为沙石混合路面,修建环城路为汽车道。70年代,扩建新华南路为8米,逐步更改县城街道名称。先后将碎石、石板街面改建为混凝土街面或柏油路面,截止1992年底止,县城内外共建有各类质地街面46条,总长18.426公里,街面宽度为2.4至10米。
织金的建筑有两个最最显著的特点,一是以木结构为主建筑,如斗姥阁、隆兴寺、城隍庙等这类建筑,各有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位置分布得体,均按周易八卦方位修建,布局别具一格。主要建筑群多以中轴线为主,按清《营造则例》修建,部分则依地势而建,具有地方建筑特色。民国时期,民房逐渐增多,除主要街道按特定方位修建外,大部分以房主意见修建,故房屋建筑参差不齐。二是用石料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物除城墙和桥梁外,石塔、石坊建筑是县城的建筑特点,具有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