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贵州考古工作者在古人类洞穴招果洞遗址中,发掘出土大量古人类活动的遗物和遗迹。
招果洞遗址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招果组双眼井背后,2017年起,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对招果洞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根据测年数据,遗址可能从距今3.8万年一直延续到距今4000年至5000年,并出土大量陶片、骨器、角器、磨制石器、打制石制品、动物骨骼等。
贵州考古专家介绍说,招果洞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原料较为单一,以燧石为主,另有硅质岩、灰岩、水晶等,石器类型包括刮削器、端刮器与尖状器。在加工技术上,硬锤直接打击法最为流行。遗址出土的骨角器数量较多,原料基本为鹿角、哺乳动物肢骨,器型可分为锥和铲两类。部分骨、角器发现有更新刃缘和再修理的痕迹。
在招果洞遗址发现的两座墓葬,为目前贵州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埋葬行为遗迹。
动植物考古的初步成果显示,招果洞人群具有十分明显的采集渔猎特征,尚未发现农作物种植的痕迹。
考古专家认为,招果洞遗址是黔中地区人类活动的最早证据,对于建立黔中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具有重要意义。招果洞遗址的发掘,对于全面了解低纬高原喀斯特山区的人类特定适应性生存策略,以及研究中国南方低纬高原山区古人类对于气候剧变的适应策略,具有开创性意义。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消息:经两年多持续发掘,考古队在贵安新区招果洞内,发掘出大量骨器、陶片、石器等。
某个或多个不同族群的古人类,在这个“家”生活了3万多年。
位于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的一个山洞,早年被村民用来关牛,跟周边多数山洞一样被称为“牛洞”。
2017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在该地区开展考古发掘时,因其地处招果村民组,故命名招果洞。
通过发掘,考古队在招果洞内揭示反映年代关系的地层超过70层。地层中,出土了陶片、骨器、角器、动物骨骼等。根据出土物测年认为,从距今3.8万年,一直到距今4000至5000年,该洞穴持续被利用。
也就是说,招果洞在长达3万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古人类当成家。
甚至,他们还在洞口部位,以屈肢葬的方式安葬去世的同伴,留下贵州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埋葬行为遗迹。
招果洞内出土的石制品原料多为燧石,类型有刮削器、端刮器、尖状器。
加工技术方面,硬锤直接打击的方法较多。
洞内出土的骨角器物较多,原料基本为鹿角、哺乳动物肢骨,器型为锥和铲,有更新刃缘和修理痕迹。
发掘中,没找到招果洞古人类从事农耕的直接证据。由此推测,他们的食物来源,以狩猎和采摘为主。
考古队员分析,招果洞遗址是黔中地区人类活动最早的证据,对于建立黔中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全面了解低纬度喀斯特山区人类特定适应性生存策略,以及研究中国南方低纬度高原山区古人类对气候剧变适应策略,具有开创性意义。
听考古队员解说招果洞
招果洞为什么被古人类使用三万多年?
洞里的古人类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龙负责带队对贵安新区的史前洞穴招果洞进行调查和发掘,并参与发掘牛坡洞。
史前贵安,有多少住人洞穴?
招果洞所在地区及周边,已查明曾有古人类活动的山洞,该区域有38个之多。
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牛坡洞古人类活动遗址,也在附近的河边。
张兴龙说,牛坡洞、招果洞是这些山洞中,古人类利用时间最长、活动也最密集的。“尤其是招果洞,还极可能是一个中心聚集点,曾被一个或多个族群持续利用。”他说。
对于其他的山洞的人类活动痕迹,考古队分析,可能是古人类依托招果洞这样的中心聚居点,在狩猎、采摘食物时,临时歇脚、过夜之处。
招果洞,为何一住三万年?
据介绍,招果洞相对独立,深约25米,洞口高4米,洞内怪石嶙峋。洞前,是一个大平坝,中间有一条小河蜿蜒流过。
“这个环境方便进出,又能抵御侵袭。”张兴龙说,“有河、有坝子,山洞相对干燥,还向阳,这是古人类选择栖息地的重要条件”。“安全、舒适,还有充足的食物,就没必要换地方。”张兴龙认为,招果洞被长期利用的另一原因,是古人类对家的延续性所致。
有陶片,为何没有农耕?
考古发掘确认,在招果洞内出土了陶片。其中,部分陶片可能距今有1万年。陶器的出现,也是人类使用炊煮工具的象征,也是生产水平发展的见证。
但矛盾是:
招果洞乃至整个贵安新区的史前洞穴考古中,都没发现古人类农耕的证据。而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和南方其他地区出现了农耕文明。
“或许是由于交通不便,交流受到限制,该地区的古人类确实没有掌握种植、养殖。”张兴龙说,但这也不是说这里有多落后,或者就肯定没有过农耕行为。
招果洞、牛坡洞等史前洞穴内,未发现古人农耕证据,张兴龙认为还有其他可能。第一种,是该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食物充足,不用走太远,人们就能获得食物,缺少“被迫改变”的动因。另一种可能是,与种植的物种有关系。“别的地方出土的谷物类物品,是判断人类存在农耕行为的重要证据之一。”张兴龙说,招果洞主人或许也有过种植,不一定是通过烧、烤或其他方式能保存痕迹的谷物,而是块茎作物,它被吃掉或是腐烂,没留下痕迹。
还有一种可能,招果洞发现的陶片并非某个陶器的残片。“或许是某个古人烧烤食物时,将手或脚上的湿泥块弄到火塘里,最后被烧结为陶片。”他说。
招果洞主人,经历了什么?
目前已知,招果洞被持续利用了3.8万年。
随着地层进一步揭示,还有继续前推可能。
过去的4万年里,地球上发生了两次大的极端气候事件。
这两次极端气候事件,导致了地球冰盖、冰川大量增加,海洋和陆地环境大变化。
全球气候大变化的环境,招果洞不可能例外。招果洞的主人们,可能遇到降雨增加、气温骤降,或是干旱等等。这些变化,肯定会给他们带来麻烦。
“他们怎么度过的?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张兴龙说,比如:洞内的用火,除了烧烤食物外,是否被长期用于取暖?出土的角锥,是否是为应对寒冷,改造出用于缝制兽皮衣服的工具?他们的食谱,是否也发生了变化?
考古队正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对这些疑问进行逐一分析。“我们还会提取洞内的石笋作为参照标本,以获取该地区古气候状况数据。”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招果洞内,考古队员们发掘到的古人类墓葬,距今约1万年,骨骼保存较好。这具骨骼,已被很好保存,并取样送往国家级科研机构进行分析。
根据科研机构反馈的信息,骨骼样本能提取出部分DNA片段。“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可以用这个数据,与周边或者全球同时期的人类DNA数据比对,有机会破解招果洞主人的‘出生之谜’。”张兴龙说。
据介绍,如果获取的DNA数据条件较好,也可据此寻找招果洞主人的后代。“当然,这必须建立在伦理和法律允许的基础上。”张兴龙说。
不仅如此,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目前还委托其他机构,对骨骼做更多测定分析,以获取另一个重要答案-葬于洞内的招果洞主人,生前的食谱中,究竟是以肉食为主,还是以植物为主
这是2019年3月13日,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
贵州考古工作者在古人类洞穴-招果洞遗址中,发掘出土大量古人类活动的遗物和遗迹。
据介绍,招果洞遗址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招果组双眼井背后,2017年起,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对招果洞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根据测年数据,遗址可能从距今3.8万年一直延续到距今4000年至5000年,并出土大量陶片、骨器、角器、磨制石器、打制石制品、动物骨骼等……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表示,招果洞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原料较为单一,以燧石为主,另有硅质岩、灰岩、水晶等,石器类型包括刮削器、端刮器与尖状器。在加工技术上,硬锤直接打击法最为流行。遗址出土的骨角器数量较多,原料基本为鹿角、哺乳动物肢骨,器型可分为锥和铲两类。部分骨、角器发现有更新刃缘和再修理的痕迹。
在招果洞遗址发现的两座墓葬,为目前贵州发现最早的人类埋葬行为遗迹。遗迹类型包括火塘、墓葬、骨堆和石灰岩角砾铺成的活动面。动植物考古的初步成果显示,招果洞人群具有十分明显的采集渔猎特征,尚未发现农作物种植的痕迹。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龙表示,招果洞遗址是黔中地区人类活动的最早证据,对于建立黔中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具有重要意义。招果洞遗址的发掘,对于全面了解低纬高原喀斯特山区的人类特定适应性生存策略,研究中国南方低纬高原山区古人类对气候剧变的适应策略具有开创性意义。
此外,今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将进一步启动对招果洞遗址的发掘工作,并将对发现的两具古人类遗体进行DNA提取,并与周边人种进行对比。到那时,大白于天下的真相又有许多故事可陈,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