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晨,当我踏进 “一亭俯览群山,吃紧关头,须要看清岔路; 两脚不离大道,站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的筑城图云关 山顶时,一幅幅介绍贵阳图云关的画图展现在我的眼前。
图云关是贵阳通往湖南、广西的必经关隘。关在山坳之上,周边峰峦起伏,树木葱茏,鸟语花香。就在这群山密林之间,坐落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和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总所。
1937年,“八一三”日军人侵上海,兵民死伤无数,避至安全区域的伤兵难民不计其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全体员工和医务界爱国人士,为救治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的军民,于1937年10月在汉口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战时救护委员会。
1938年6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战时救护委员会迁到长沙,后根据作战战区不断扩展的形势,改组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
1938年10月27日,日军占领武汉。
1939年3 月初,救护总队与训练总所辗转迁移到贵阳市东南郊的图云关。
1940至1942年是救护总队全盛时期,大小医疗队发展到150个,医务人员及各种辅助工作人员达到3420人(包括训练总所)。
救护总队不仅在战场上救护抗口将士,而且还协助驻地的地方卫生防疫部门扑灭当地疫情和开展环境卫生,防疫防病工作,并开设门诊部为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1942年,救护总队在贵阳图云关和大西门的社会服务处内开设两个诊疗所,为贵阳市民看病治病,收费低廉,就诊人数众多,很受平民百姓的欢迎。
除进行一般门诊外, 还开设妇幼保健、家庭访视等业务工作。
救护总队还为躲避战乱的难民提供了医疗卫生服务。1944年冬,日寇进犯贵州的独山、都匀地区(史称黔南事变),无数难民纷纷逃难至贵阳,每天途经图云关的难民有数百人。许多难民因长途跋涉、沿途食宿条件恶劣而染上疾病,救护总队驻贵阳医疗队设立接待站,为过路难民提供茶水及休息条件,对寒衣有困难的给予衣着帮助,有伤有病的给予及时治疗。
救护总队在图云关等处设立了难民诊疗所,对患病难民一进行检查和治疗,不难治愈的,设临时病床及时处理。
此外,救护总队还派遣医疗预备大队的四个医疗中队到黔桂线上对逃难民众进行伤病治疗。在都匀、独山、桐梓、遵义等地均派驻有医疗中队,对设在贵阳三民东路的难民收容所也派驻有一个医疗中队,为难民诊治疾病和防治传染病,直到难民收容所撤销为止。
1945年底,救护总队撤离贵阳图云关,在重庆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合并办公,后迁南京。
1946 年5月底,救护总队奉中国红十字总会命令正式解散,完成其历史使命。
筑城图云关:这里是中国曾经最大的医学中心,不在繁华北上广,而在偏僻的贵阳市郊图云关。
74年前,中国最大的医学中心在图云关。这已获得世界公认。
从1938年至1945年,这里共进行手术近20万人,骨折复位3.5万人,敷伤近900万人,住院治疗200余万人,门诊军人248万余人,门诊平民200万余人,预防接种460余万人,X光照相5631次,X光透视5万余次,灭虱人数近80万人,检验22万余人,特别营养近百万人。
这组客观的数据,来源于真实档案,它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图云关这个中国曾经最大的医学中心的地位。
当时,贵阳城南图云关的密林深处,集中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中国医疗卫生中心军医培训基地、国民政府行政院卫生署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总所、陆军后方医院、美军27野战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几十间茅草房,漫山遍野的帐篷,就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医学中心。
冯玉祥、史沫特莱都曾到过图云关看望医护工作者和病员。这里当时集中了中国大批优秀的医学专家、学者和医务工作者,如林可胜、荣独山、周寿恺、张先林、容启荣、施正信等中国医学界泰斗;培养了各级卫生人员1.5万人,有在职军医也有医学生。
档案显示,当时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共有救护队员8458人,其中来自波兰、奥地利、美国、英国、德国、罗马里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等9个国家的国际援华医疗队有37人。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积极组织人员奔赴抗战各战场,救护抗日受伤将士,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鼎盛时期,曾有将近4000名医护人员参加红十字救护总队在各战区的救护工作。仅仅8年时间,就有47人殉职,67人积劳病故,救护总队为积劳病故队员在图云关建有墓地。
新中国成立后,贵阳市人民政府和广大海外侨胞、爱国人士,用乳白色大理石建造了"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和以自己身体作试验以防御日军细菌弹而牺牲的20多岁未婚"英国女医生高田宜墓",游人到此,都会面对此碑此墓深切缅怀这些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纪念碑左侧,是五名救护队员的铜像,他们注视着高田宜墓碑的方向,有战友们的陪伴,英国姑娘高田宜在异乡或许可以不会那么孤单……筑城图云关:曾经是震惊世界的全国抗日最大救死扶伤中心,手术20万例,敷伤900万人。
救护总队集中了全国不少优秀的医学专家、学者和医务工作者,有留学于美、英、德、日等国名牌医科大学的医学博士,也有毕业于国外医科大学及国内协和、同济、湘雅等医学院的高材生。专家学者中,有世界著名生理学博士林可胜,有骨科专家胡兰生,有X光专家荣独山,内科专家林竟成、周寿恺,外科专家汤蠡舟、屠开元、汪凯熙,微生物学家陈文贵、林飞卿,护理学专家周美玉,生化药理学家周廷冲,给排水与环境科学开拓者过祖源, 整复外科、显微外科及颅面外科专家张涤生,生理学教授柳安昌等,很多人战后成了国内外医学界的泰斗。由于图云关是抗战时期中国最大的医学中心,当时的医学生和军医,大多都要到这里来培训。据统计,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和各分所共培训各级卫生人员15000多人。
救护总队的工作重点是救护前线伤病员,当时的行动口号是“救死扶伤,博爱恤兵”,并对工作人员订立八条救护信条: 1、具丰富情感; 2、抱牺牲志愿; 3、本博爱襟怀; 4、献科学身手; 5、作精密准备; 6、求迅速效率;7、保伤病安全; 8、增人类幸福。
根据以上信条,除国民党正面战场各个战区以外,救护总队还派出医疗队赴延安、太行、太岳、江西、皖南等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协助八路军、新四军,为伤病员及群众服务,深受军队伤病员和平民百姓的称赞。
据档案记载:从1938年1月至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共进行:
手术近20万人,骨折复位3万5千多人,敷伤近900万人,住院治疗200余万人,门诊军人248万余人,门诊平民200万余人,预防接种460余万人,x光照相5631次,X光透视5万余次,灭虱人数近80万人,检验22万余人,特别营养近百万人。
现在的图云关不再是交通要道,成了贵阳市民休闲健身的森林公园。
园内群峰巍峨,绿荫蔽日,1999 被列为“中国名园”,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
千禧之年时,我们在森林公园里,偶遇在此散步的原贵阳市委副书记辛维光,有过会面交谈,使我记忆犹新
为了纪念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和“救死扶伤、博爱恤兵”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上世纪八十年代,贵阳市在图云关旧址上建立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纪念碑”。
碑前矗立着5个人像雕塑,石碑上方用黄色的橄榄枝线条圈起一个大大的红十字图案格外醒目,这个图案就是中国红十字会会徽。
在塑像不远处, 还有一处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此碑是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于1985年9月所立。纪念碑呈菱形,坐西朝东,碑的正面和左右两侧有中英文对照的碑文和名单,象征着来自欧洲各国的白衣天使在中国人民心中树起的一块丰碑。
正面的碑文写着:“为支援中国抗战,英国伦敦医疗援华会组成医疗队,于1939年来到贵阳,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贡献。兹刻碑以志不忘。”纪念碑的上方,有一个地球形状的浮雕,上面用红色大理石雕刻了一个国际红十字会的会徽,象征着国际主义义和人道主义精神。
与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相距约50米,有一块墓碑, 在一片松林、枫叶中显得庄严肃穆。此碑是在贵阳市政府及广大海内外侨胞、爱国人士的大力倡导和协助下,于1985年所建。墓碑上刻着“英国女医生高田宜之墓”。
墓的两侧有中英文对照的碑文,中文是:“英国女医生高田宜,1941年来华支援我国抗战。翌年, 侵华日军投掷细菌弹,她为防治菌疫, 5不幸以身殉职。兹刻碑以志不忘。石碑上还刻有橄榄枝和花卉。墓碑之后, 是一只用大理石精雕细琢而成的巨大和平鸽,它象征着人类需要和平需要友爱的美好愿望。高田宜这位伟大的女性,为国际人道主义事业献在了自已年轻的生命,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这片土地上,这里的故事感动不仅海峡两岸,还感动全世界,筑城图云关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