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四渡赤水战斗遗址
在黔北仁怀、习水、赤水县境的赤水河中游河段上,有几个著名的革命遗址,即1935年春,红军转战黔北时,在茅台、二郎滩、太平渡、土城浑溪口、元厚等渡口上来回四渡,与敌人迂回战斗的遗址。当年这一带所进行的战斗,就是红军战史上彪炳千秋的四渡赤水之战。
赤水河是黔北重要水道,蜿蜒曲折,流经滇、黔、川三省边区,全长420公里,在四川合江县注入长江。河水激流汹涌,浊浪滔滔,奔腾与乌蒙山山脉与大娄山山脉之间。赤水河流域属中亚热带范围,流经地区是红壤土层,每年从春至秋,山洪夹红色泥沙而下,赤水河象一条狂怒的赤虺,奔腾咆哮,江水浑浊呈褐红色,人们因之称呼为赤水河。
1935年1月28日,林彪赤水失利,青杠坡战斗难以推进,军委为此召开紧急会议,被迫取消了原打算经赤水从泸州至宜宾间北渡长江与四方面军会师的计划,林彪所部及时在元厚、枫溪渡河完毕,接着,中央红军也于29日晨从土城渡过赤水河,这一著名的军事行动,就是“一渡赤水”。1976年建纪念碑,高9.1 米,正面阴刻毛泽东手书拼字“红军渡口”四字。
土城镇位于赤水河中游,山险水急,兵家必争,从古到今都是兵戈与商贾的集散地。这座千年古镇,历史上因为河道疏畅的原因,成为川盐和川货入黔的大通道,舟楫上下,商贾云集,是赤水河中游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为了纪念一渡赤水之战,习水县人民政府于1980年1月竖立了土城渡口纪念碑。与此同时,赤水县人民政府也相继在元厚、丙安竖立了一渡赤水纪念碑。
红军进入川南后,准备北渡长江。由于蒋介石以重兵布防江边,阻挡红军前进,毛泽东遂指挥红军避实击虚,集结滇东北,然后出敌不意,回师贵州,甩开敌人,于2月18日至20日,分别在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河。2月27日,红军再占遵义,歼灭大量守敌。遵义大捷后,蒋介石急忙调兵遣将,向红军逼近,妄图以重兵进攻与堡垒主义相结合的战法,压迫红军于遵义、鸭溪狭窄地带。围而歼之。为了调动敌人,红军有意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敌,诱使更多敌人前来“围剿”,以利摆脱强敌尾追。在敌人重兵逼进时,红军突然北进,占领茅台镇,于3月16日至17日在茅台的上、中、下三个渡口搭浮桥三渡赤水河,再入川南,佯作北渡长江姿态。蒋介百以为红军又要渡江,急令各路军阀部队向红军逼进,并调滇军在黔西北截击,企图围歼红军于长江南岸。正当敌人调兵遣将之际,红军突然折回贵州,于3月21日至22日,在太平渡、二郎滩四渡赤水河。然后调头南下,在四十万敌军的间隙中穿插急进,突破乌江天险,把敌人全部甩在乌江以北。为了实现进军云南,从金沙江北渡入川的战略目标,红军作出逼进贵阳的姿态,迫使蒋介石调动滇军援黔。红军趁虚急进云南,直逼昆明,虚晃一枪,然后向金沙江边挺进。5月3日至9日,红军巧渡金沙江,完全跳出了四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现在,仁怀市、四川古蔺县人民政府也分别在茅台镇三渡赤水纪念碑、在太平镇二郎滩竖立了二渡和四渡赤水纪念碑,并铭文缅怀红军的英雄业绩,供后人瞻仰。
交通:乘仁怀至赤水长途车。车费35元左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