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屯村位于安顺城区东面。距城区22公里,全村710户,2396人,村域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瓮城核心保护区2.62平方公里。
鲍屯村独有的古水利工程,获中国国家灌排排水委员会“水利遗产保护奖”;2010年,鲍屯村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2011年,鲍屯古水利水碾坊被评为亚太遗产保护卓越奖,2012年入选世界最佳遗产协会“精英俱乐部”。
鲍屯村被誉为“袖珍都江堰”的古水利工程已有600多年历史,如今仍然发挥着灌溉功能,滋养着一方百姓,为10个村民组610户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令人叫奇。
鲍屯村处于乌江上游支流型江河流域。“水仓”是鲍屯古水利工程的“龙头”,也是最早修建的“拦蓄引水”工程。600多年前,鲍屯先人在这里筑起了一道既能拦水灌溉,又能溢流泄洪的拦河坝,同时采用“鱼嘴分水”的方式,向下游“小坝湾”方向开了一条1.33公里长的新河,把上游河道一分为二,形成“两河绕田坝”的态势。
顺河而下,又修建5座引水坝和5条引水渠,使不同高程的2300亩田地中的大部分都能得到自流灌溉。
近年来,水利专家对鲍屯水利灌溉系统研究后发现,它的原理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相似,因此它又被水利专家称为“袖珍都江堰”。
据《鲍氏家谱》载:
鲍福宝是鲍屯的创建者,也是鲍屯水利系统的创建者。前不久,鲍屯人从“水仓”附近发现的一块“驿马井石碑”上的落款“大明庚午年立”推断,鲍屯水利系统至今已有618年的历史。
近日,我们有幸参加了鲍屯村举行了非遗文化屯堡“抬亭子”迎闹春民俗活动。
在“抬亭子”迎闹春民俗活动上,村民们抬着“汪公”像巡游......这是由当地的传统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包括祭祀巡游、地戏表演等内容,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屯堡“抬亭子”即“迎汪公”,又叫“迎神”、“迎菩萨”,这一习俗主要分布于安顺市西秀区所辖七眼桥、大西桥一带的屯堡村寨。
村民抬着“汪公”像走村窜寨,田间地头,祈求风调雨顺……
屯堡“抬亭子”是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数百年前,明朝大军在西南边陲屯田驻扎,明 人的风俗人情也在此地扎根,逐渐形成了屯堡文化,充满了浓郁的屯堡民俗风情。
在鲍屯村屯堡“抬亭子”迎闹春民俗活动中,有的村民进行地戏表演,有的村民边吹芦笙边跳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鲍屯村迎闹春民俗活动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好不热闹,我们也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