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寨原名屯上。屯上者,山中之平地也。据寨中岑氏族谱记载,早在清朝康熙初年,其祖先便在当地定居了。之所以改称营上,是因为在清朝咸丰年和同治年间,地方守军为了镇压历时十多年、震撼盘江两岸的白棋军起义,兴义县城周边崛起了若干个屯兵御敌的营寨,当地团练首领查宝山也在屯上筑城防守。据《兴义县志》记载,公元1868年春天的一个晚上,白旗军将士趁夜爬上寨子,袭烧营房,与守军展开激战,双方将士死伤无数。
当时,为了加强防守,古寨的四面都用石头围砌得严严实实,厚达一米,设东、西、南门供兵将进出;同时在东门左侧、南门和西门对面的山堡上各设置了一门大炮,在南门和西门对面各砌筑了一座碉楼。同时在寨子最高处的上院,挖了一个近百平方米面积、深五六米的水池,有暗沟连接后山的水井,随时蓄满清澈的井水,据说里面还养了五色鱼,既有培护风水作用又能防止敌人纵火。如今,水池依旧;而炮台、寨墙、碉楼都只剩下部分依稀可辨的遗迹;不过,从那些留下了明显凿痕和楔印的五面石中,不难透过历史烟云回望当年千百民工凿山筑墙、战火烽烟的场面。
三道寨门虽然已失去了木架和瓦檐的遮掩,但东门和西门框架尚存。在东门上,阴刻的对联至今仍清稀可辨:“人杰地灵云蒸霞蔚,山环水绕凤翥鸾翔”。与三道寨门匹配的三块石匾,均长三尺、宽一尺八寸、厚四寸,其中两块的内容分别为“永乐、永康”,另一块内容不详;尚存的两块收藏于山下另一个村寨的一户村民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