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发展历史,隐含着夜色郎古国的传奇经历。
笛声使一队队青年男女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繁衍着新的生命,于是这支不掘不绕的民族,优秀的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
主人把我们迎进家里,在红红的火炉旁坐了下,寨里的老人也来了,同我们拉家常说古今,期盼着新人的到来。
巴身小人的衣着是独特的,男子包头帕,穿蓝长衣,外套白褂背心。冬天的寒风,他们的脖颈上增加浅色围裙,显得大方洒脱。未婚姑娘和老年妇女发型拢在前额,挽成“螺髻”,插红色木梳。这种发式在唐代的绘画、雕塑与墓壁画皆可见到,唐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李惠仙的墓壁画中,有很多螺髻发型。其形高耸而不走落,在长安风靡一时,这种发型秀丽而富有装饰性,王渔洋诗赞为“青螺如髻秀堪餐”。
已婚女子发髻最为讲究和奇特,前额挽螺髻,左插竹片,其发绕竹片下垂成三角形。两端只露出红色木梳角,犹如晒纱线一般,别致前位。老婆婆说:“做这种发型没有别人的帮助是不能完成的。”这种有碍劳作的发型,为何会出现在大山深处,又要天天劳动的巴身小人身上?或许是巴身小人的祖先,本就不是劳作之人。巴身小人服饰也特别,与蓝、黑、白色为主拼做衣服,对比强烈,反差特大,但又很和谐。上衣有背心连体装饰,对开两幅镶嵌花边交叉胸前,不设纽扣,领窝盖有传说中的竹王大印;袖口镶有九道或七道不同色花边,外披白色短褂,配以青、蓝、白三色横幅相接对比强烈围裙,系白布围腰,配红色腰带垂于腹部前,与裙子同长于脚背,显得干净利落,丝毫没拖泥带水之感。这一红色的腰带是不是与金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