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先行让世人知晓荔波
大自然的恩赐,造就荔波喀斯特地质奇观,形成水融林、洞、湖、瀑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培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荔波县旅游产业起步于1986年,发展于2007年后,做强于现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韦鸿敏说。
2007年6月27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对于荔波而言却永铭史册。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荔波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捆绑申遗项目,获全票通过,荔波成为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荔波惊艳世界,引起关注,全县旅游呈现假日井喷、平时冷清的尴尬现象,这引起荔波决策层的反思:获得“世界自然遗产地”名录,不是旅游产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护身符,要让更多人知晓荔波,关键是要叫响“世界自然遗产地·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荔波”的旅游品牌,让世人知晓荔波的看点、玩点是什么?
荔波县作出了品牌先行的重要决策,一系列打造旅游品牌的举措重拳出击:从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每年品牌营销经费按10%至20%递增;结合市场特点,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旅游品牌营销顾问,为品牌打造规划和“把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荔波的品牌打造走出了“大事推广”、“细分专做”的特色之路。
借助微博的影响力,在贵州、广西、广东三省(区)策划举办“高校牛博走进荔波”,利用大学生的视角、笔法,写荔波、赞荔波。
据统计,2007年,在百度中输入“荔波旅游”找到相关结果不足50万个,如今达到530万个。
市场培育激励机制产生“酵母效应”
“在荔波投资建酒店,取得的收益比我们想象的好,平均入住率超过65%。”登喜来花园酒店总经理肖杰分析,这主要是荔波对主要目标市场培育得好,做到了客源不断档。
为了开拓和培育旅游市场,把精心打造的品牌转化成为富民兴县产业,荔波县在每年底都要召开“旅游人群大数据分析会”,通过每年进入荔波客源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根据分析结果,荔波提出了一级市场,贵州、广西、广东、四川、重庆稳中有升;二级市场,华东、北京、天津快速发展;三级市场,全国其他省(区)全力开拓的市场培育计划。
为实现这一目标,实行领导联系客源地制度,每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必须负责一个市场的开拓,每年在当地举办1场推荐会,立2块户外形象广告,媒体发表3篇文章,与4家旅行社开展合作,新增5000人次游客。
副县长杨国军介绍说,为了实现这些任务,大家想办法、出主意,把市场培育好,县委、政府的机制统领,激活了全县领导干部参与到把旅游产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的重任之中。
为鼓励企业积极开拓荔波旅游市场,近年来,荔波县出台了《旅行社宣传补助办法》、《旅游组团表彰奖励办法》、《航空游客、旅游专列、境外游客专项补助办法》等政策。
3月10日,2014年荔波县旅游工作大会召开,会上对2013年度为樟江景区旅游作出贡献的旅行社进行重奖,奖金合计上千万元。
“荔波对有贡献企业的奖励,充分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获奖的天悦旅行社负责人杨高峰很兴奋,这3年,天悦旅行社获得的奖励高达1300多万元。
闵路明说,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必须依靠市场的力量,政府给企业当“向导”,当“保姆”,企业享受到荔波成果越多,我们的产业就会越强。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旅行社结合奖励政策,专做“荔波大文章”,策划一系列营销活动,吸引客人到荔波旅游,重庆、湛江、茂名等开通了荔波旅游专列,境外游客和航空游客明显增加。
为让机场飞起来,吸引高端游客,该县决定机场航空游客执行门票5折优惠,从2012年至今,拿出821万元专项资金补助航空公司。此举吸引了许多游客乘坐飞机进入荔波,由广州澳青旅旅行社承包的广州至荔波的飞机,2013年上座率在63%以上,拉动了港澳、广东市场客源。
2013年12月18日下午,云南英安航空公司“荔波号”飞机正式入驻荔波机场。“荔波号”的起飞创造支线机场与民营企业合作新模式。据介绍,该航空公司今年将恢复深圳、贵阳、重庆航线,新开南宁、昆明航线,并在3年内新开铜仁、安顺、长沙、成都、遵义、兴义、上海、北京等航线,力争今年吞吐量达到5万人次、2015年达10万人次、2016年达20万人次。